译文:寒冷的更声已经传报拂晓时刻,明镜中先看到自己的衰老容颜。
注释:胡居士:名字生平未详。古代称信佛而不出家的人为居士,也指隐者。
寒更:寒夜的更点。唐骆宾王《别李峤得胜字》诗:“寒更承夜永,凉景向秋澄。”晓箭:拂晓时漏壶中指示时刻的箭,常借指凌晨这段时间。箭:古代计时仪器漏壶中的箭标,上面刻有度数,随着漏壶里的水不断下滴,箭标上的刻度依次显露出来,依据时刻报更。唐薛逢《元日楼前观仗》诗:“千门曙色锁寒梅,五夜疏钟晓箭催。”
清镜:明镜。南朝齐谢朓《冬绪羁怀示萧咨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寒灯耿宵梦,清镜悲晓发。”衰颜:衰老的容颜。隋尹式《别宋常侍诗》:“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牖(yǒu):窗户。《说文》: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段玉裁注:“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
洒空:指下雪。《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在下雪时把子侄们聚在一起,问他们雪下得和什么东西相似,侄子谢朗应声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积素:积雪。《文选·谢惠连〈雪赋〉》:“积素未亏,白日朝鲜。”李周翰注:“言积雪未销,白日鲜明。”宽阔的厅堂。引申为公开的场所。广庭:清朱仕琇《送叶蔚文南归序》:“ 颜斶王斗绌世主之怒,笑谑广庭,高揖而去。”
袁安:东汉大臣。字邵公(《袁安碑》作召公)。汝南汝阴(今河南商水西北)人。有一年大雪下了一丈多深,穷人都扫雪出来讨饭,只有袁安家门前被雪封住。洛阳令以为他已冻死,命人扫雪而入,却见他躺在床上睡觉。问他为什么不出去,他说:“大雪天大家都在外面扫雪,我在家里睡觉,不就是为了让他们有事可做吗?”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王维的《冬夜对雪忆胡居士家》是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创作的。胡居士是一个名字不为人所知的人,他家境贫寒,信奉佛教,住在离王维不远的地方。王维还写过《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和《与胡居士皆病寄此兼示学人》等诗,从这些诗中可以了解到胡居士虽然贫穷,但是他是一个有才德的人,王维曾经帮助过他。
在这首诗中,王维通过描绘冬夜的雪景,回忆起了胡居士家的情景。这首诗表达了王维对胡居士的怀念和对他境况的关注。胡居士的贫困和王维对他的帮助成为了这首诗的主题。
胡居士的贫困境况使得他的生活非常艰难,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佛教的信仰。他坚守着自己的信仰,过着简朴的生活。王维对胡居士的赞赏和关心体现了他对胡居士高尚品质的认可。
通过这首诗,王维展示了他对胡居士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贫困人民的关怀和对佛教信仰的尊重。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通过描绘冬夜的寒冷和静谧,展现了王维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胡居士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胡居士的纪念,也是对贫困人民的关注和对信仰的赞美。王维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他对胡居士的敬意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呼吁人们关注贫困人民的困境,以及对信仰的尊重和坚守。这首诗以其深情和思想内涵,成为了王维创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创作背景详情»
王维的《山居秋雪》是一首描写山居雪景的诗歌。诗中通过对雪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雪夜中思念友人的情感。
诗的前六句写了山居的静谧和雪景的幽静,结尾处表达了诗人在雪中思念友人的情感。首联使用了对仗的手法,通过“寒更”对“清镜”的对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颔联通过倒叙的方式,先写了夜晚听到的风声,然后写了清晨开门看到的雪景,使诗情跌宕起伏,充满了奇趣。颈联继续描写了雪景,从空中写到地上,特别表现了晨雪带来的宁静。透过雪景,诗人传达了无处不在的寒冷,为转写对胡居士的思念做了铺垫。尾联运用了袁安卧雪的典故来比喻胡居士,通过想象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贤达而固穷守志的胡居士的仰慕和思念。
诗的中间两联是写雪景的名句。一般人写雪景时常用鹅毛柳絮、碎琼乱玉等来描写,而王维的笔墨则更加空灵,感觉细腻而有层次。诗人先从听觉入手,写了他夜晚隔着窗子听到风吹动竹子的声音,然后写了视觉所见:清晨开门一看,才发现皑皑白雪已经覆盖了山头。通过“风听竹”和“雪满山”的描写,诗人将声音和颜色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宽广的境界,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接下来的一联,“洒空”和“积素”则分别描写了雪花飞舞和地面上积起的厚厚的白雪。诗中的“深巷静”和“广庭闲”则表达了雪夜中深巷和广庭的宁静,传达了诗人的心境。通过“惊”、“满”、“静”、“闲”等动词和形容词的运用,诗人细致地描绘了自己在雪夜中思绪的变化。王维吸取了前人写雪的经验,运用了淡墨的表现方法,创作出了一幅清寒、寂静而又有声息、光色、动感和生气的夜雪图。
这首诗的主题和艺术构思对后来的大历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寄全椒山中道士》、《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鉴赏详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被称为“诗佛”,被苏轼评价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后任太乐丞。他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之一,现存有他的诗作400余首,其中一些重要的作品包括《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对佛学有深入的研究,受到禅宗的影响很大。他的名字和字“摩诘”来源于佛教经典《维摩诘经》。王维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成就,他的书画也非常有名,被认为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此外,他还精通音乐。他与孟浩然一起被称为“王孟”,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