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往年的八月十五夜晚,人们在京城曲江池畔的杏园边欢度佳节。而今年的八月十五夜晚,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浦沙头水馆前度过。望向西北方向,看不到家乡的景象,而在东南方向,月亮已经圆了好几次。昨天的秋风吹过时,无人理会这凄凉的秋意,而今晚的月光依然明亮如往常。
注释:昔年指往年、从前。湓浦是现在的龙开河,它起源于江西瑞昌西南的青山,向东流经县南至九江市西,向北流入长江。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译文及注释详情»
和对现实的无奈。他曾经是朝廷的官员,享受过繁华盛世的荣华富贵,但如今却被贬谪到湓浦沙头水馆前,过着孤独凄苦的生活。诗中的对比,不仅是时间和场景的对比,更是诗人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他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的月亮也是一种象征,它承载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月亮在古典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思念。诗中的诗人举头望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月亮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中的月亮年年望相似,暗示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无常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诗人过去和现在的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他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时间的思念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赏析详情»
白居易(772年-846年)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他的祖籍是太原,但在曾祖父时迁居下邽,后来在河南新郑出生。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被世人称为“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因此被称为“诗魔”和“诗王”。他的诗作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政治时事、爱情离别等各个方面。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感情,深受人们喜爱。
白居易在官场上也有一定的成就,曾担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等职位。然而,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享年74岁。他被葬于香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作。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
总结起来,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泛涉及各个方面的题材,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他在官场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但最终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他的诗作至今仍被人们传诵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