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洞箫声声哀婉悠扬飘渺,长天日暮送君离去。
湖上回望山川,青山白云依旧,而友人却渐去渐远,心中一片惆怅。
注释:
凌:渡过,逾越。这里指箫声远扬。
极浦:远处的水边。
夫君:指作者的朋友。
卷:(白云)弥漫的样子。
《欹湖》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文章是对一首送别诗进行简析。诗中通过描绘洞箫声远、长天日暮、湖上回首、山静云飞等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哀婉的氛围,表达了离别之情。诗中动静相间,声色交织,没有一字言情,却充满了浓郁的离情。整首诗的境界开阔,意味深沉。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解释道:“这首诗是模拟送客欹湖吹箫以别的情景,回首山云,表达了怅望之情。” 《欹湖》简析详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被称为“诗佛”,被苏轼评价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后任太乐丞。他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之一,现存有他的诗作400余首,其中一些重要的作品包括《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对佛学有深入的研究,受到禅宗的影响很大。他的名字和字“摩诘”来源于佛教经典《维摩诘经》。王维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成就,他的书画也非常有名,被认为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此外,他还精通音乐。他与孟浩然一起被称为“王孟”,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