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山中作》原文赏析

  • zǎo
    qiū
    shān
    zhōng
    zuò
  • [
    táng
    dài
    ]
    wáng
    weí
  • cái
    gǎn
    leì
    míng
    shí
    xiàng
    dōng
    shǒu
  • yàn
    shàng
    píng
    hūn
    jià
    zǎo
    què
    xián
    táo
    lìng
    guān
    chí
  • cǎo
    jiān
    qióng
    xiǎng
    lín
    qiū
    shān
    chán
    shēng
    báo
    beī
  • chái
    mén
    rén
    dào
    kōng
    lín
    bái
    yún

原文: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相关标签:秋天写景隐居闲适

译文及注释

译文: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思念回东溪守着竹篱故居。
没有才能,指自己没有才华,不能辜负圣明时代的期望。思念回东溪,指怀念故乡东溪。守着竹篱故居,指守护着自己的故居,故居周围有竹篱。

不厌弃尚平尽早了却儿女婚嫁,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
不厌弃尚平,指不嫌弃尚平(尚子平)的平凡。尽早了却儿女婚嫁,指尽早完成子女的婚嫁事宜。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指却嫌恨陶潜(陶渊明)辞去官职归隐,认为他归隐的时机已经晚了。

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
逢临秋季,指每逢初秋时节。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指草堂旁边的蟋蟀在叫得更加急促。时近黄昏,指时间接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指深山中蝉鸣声只增加了悲伤的情绪。

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
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指柴门前冷清寂寞,没有车马经过。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指我独自一人在空旷的树林中,与白云为伴。

注释:
早秋:初秋。唐王勃《秋江送别》诗之一:“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明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故篱:故乡。
尚平:即尚长(尚子平)。一作“向平”。
陶令:即陶潜(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故称。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蛩(qióng)响:犹蛩声。
蛩:蟋蟀。
柴门: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
空林:渺无人迹的树林。
期:约,约定。 《早秋山中作》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他在辋川时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首诗据推测应该是在天宝初年创作的,当时王维已经四十多岁,与陶渊明辞官时的年龄相近。这个时期正值唐玄宗统治下的朝政日渐腐败,王维深感失望和沮丧,渴望远离尘嚣,过上隐逸的生活。

王维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朝政腐败的不满。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他对自由自在、宁静安逸的生活的追求。他希望能够远离纷扰的世界,回归到大自然中,与山水相伴,与鸟兽为友,过上简朴而自由的生活。

这首诗反映了王维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作为一位文人和官员,深知朝政的黑暗和腐败,但又无法改变现实。他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但又无法完全放下功名利禄的诱惑。这种矛盾和挣扎使得他的心情郁郁而不得志。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王维作品的重要线索。它揭示了王维内心的矛盾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矛盾和追求成为了他作品的主题,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情和哲理。王维以他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诗歌中,创作出了许多经典之作,成为了唐代文学的瑰宝。 《早秋山中作》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谦词反语的方式开篇,表达了王维年轻时名声鹊起的事实,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谦逊态度。接下来的两句颔联运用了东汉尚长之典和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归隐山林的愿望,并且表现出他对归隐生活的迫切渴望。颈联则通过描写山野间昆虫的声音,如蟋蟀和秋蝉的凄苦音响,描绘了早秋的寒凉萧瑟之感,预示着一个孤寂的季节即将到来,给人一种萧索落寞的秋季感受。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每天在林中散步,独自与白云为伴,表现出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幽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心态度,向往隐逸生活,抒发了一个隐士的情怀。整体上,这首诗语言含蓄,意味悠长。 《早秋山中作》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王维的照片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被称为“诗佛”,被苏轼评价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后任太乐丞。他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之一,现存有他的诗作400余首,其中一些重要的作品包括《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对佛学有深入的研究,受到禅宗的影响很大。他的名字和字“摩诘”来源于佛教经典《维摩诘经》。王维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成就,他的书画也非常有名,被认为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此外,他还精通音乐。他与孟浩然一起被称为“王孟”,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合。

猜您喜欢

观别者

唐代 王维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
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
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

寄荆州张丞相

唐代 王维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答张五弟

唐代 王维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
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
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