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原文赏析

  • shān
    huā
    ·
    fēng
    piāo
    cán
    huà
    píng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fēng
    piāo
    cán
    huà
    píng
    lián
    gāng
    qiàn
    ǒu
    yíng
    zhēn
    chóng
    bié
    niān
    xiāng
    bàn
    qián
    shēng
  • rén
    dào
    qíng
    duō
    qíng
    zhuàn
    báo
    ér
    jīn
    zhēn
    duō
    qíng
    yòu
    dào
    duàn
    cháng
    huí
    shǒu
    chù
    leì
    tōu
    líng
    (
    duō
    qíng
    zuò
    huǐ
    duō
    qíng
    )

原文: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不多情 一作:悔多情)


相关标签:悼亡写景怀念山花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风中的柳絮残飞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莲花虽然刚劲果断,但是它的茎却依然会丝丝萦绕不断。别离时拈一花瓣赠与对方,记念以前的事情。
人们常说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会很深,现在真的后悔以前的多情,回到以前伤心离别的地方,泪水禁不住悄悄流下来。

注释:
泥莲句:泥莲,指荷塘中的莲花。倩,请、恳请。此处谓莲花被藕丝缠绕。
别拈香一瓣:谓分别之时手中握着一瓣芳香的花。

补充:
柳絮:柳树的种子,风吹时会飘落下来。
浮萍:水面上漂浮的植物。
河泥:河底的泥土。
丝丝萦绕:缠绕不断。
多情:感情丰富,容易动情。
后悔:对过去的行为或决定感到懊悔。
伤心:心情悲伤。
离别:分别,分手。
泪水:眼泪。
悄悄:轻声细语,不声张。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在难产后去世,年仅21岁。这场生离死别的悲剧使得词人深感哀愁,而妻子的突然离世更是让他心碎不已。从此以后,他不断地悼念亡妻,表达自己对她的思念之情。无论是在亡妻的生辰、忌日,还是在词人身处家园塞上,他始终没有停止他的悲伤吟唱。这首词也是为了悼念亡妻而创作的。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山花子》这首词是一首怀念亡妻的作品。从词的开头“记前生”这句话可以看出,词人怀念的对象是他的亡妻。整首词是在荷塘败落的背景下展开的,荷塘的凋零不仅仅是季节的变迁,也象征着人生的秋天。泥莲被藕丝缠绕,既是一种实景的描写,也是词人对妻子的深情思念。接下来的两句“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表达了词人对妻子的追忆和怀念,他珍惜妻子的前世,也珍惜今生的情感。情感的深厚使得词人更加痛苦。

下片延续了上片的抒情,词人引用了杜牧的诗句《赠别》中的“多情却似总无情”,表达了他对自己当初对妻子的冷淡的后悔。词人在与妻子卢氏结婚时,心中还念念不忘姓谢的表妹。因为对表妹的多情,导致对妻子的冷淡。如今回想起来,词人悔恨自己在妻子还在世时没有好好珍惜她,而现在只能偷偷流泪。词中的“悔”字是一种反语,实际上表达了词人对妻子深情的告白。最后两句表达了真情的流露,词人的心碎和泪水正是因为多情而带来的伤痛和悲苦。

整首词通过描写荷塘的凋零和泥莲的缠绕,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和怀念。词人在词中表达了对自己当初对妻子冷淡的后悔和悲痛,同时也表达了对妻子深情的告白。这首词情感真挚,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和痛苦。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赏析详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摸鱼儿·午日雨眺

清代 纳兰性德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壬戌清明作

清代 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茶瓶儿·杨花糁径樱桃落

清代 纳兰性德

杨花糁径樱桃落。绿阴下、晴波燕掠,好景成担阁。秋千背倚,风态宛如昨。
可惜春来总萧索。人瘦损、纸鸢风恶。多少芳笺约,青鸾去也,谁与劝孤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