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岁 / 别岁 / 守岁》原文赏析

  • kuì
    suì
    /
    bié
    suì
    /
    shǒu
    suì
  • [
    sòng
    dài
    ]
    shì
  • suì
    wǎn
    xiāng
    kuì
    wèn
    weí
    kuì
    suì
    jiǔ
    shí
    xiāng
    yāo
    weí
    bié
    suì
    zhì
    chú
    dàn
    mián
    weí
    shǒu
    suì
    shǔ
    zhī
    fēng
    shì
    guān
    xià
    suì
    guī
    ér
    weí
    sān
    shī
    yóu
    kuì
    suì
  • nóng
    gōng
    shōu
    suì
    shì
    xiāng
    zuǒ
  • weí
    huān
    jià
    lún
    huò
  • shān
    chuān
    suí
    chū
    chǎn
    pín
    chèng
    xiǎo
  • zhì
    pán
    héng
    lóng
    shuāng
  • rén
    shì
    huá
    cǎi
    xiù
    guāng
    fān
    zuò
  • pín
    zhě
    kuì
    néng
    weī
    zhì
    chū
    chōng
  • guān
    rén
    shào
    xiàng
    jiā
    jié
    guò
  • xiāng
    fēng
    chàng
    rén
    bié
    suì
  • rén
    shì
    qiān
    lín
    bié
    shàng
    chí
    chí
  • rén
    xíng
    yóu
    suì
    xíng
    zhuī
  • wèn
    suì
    ān
    suǒ
    zhī
    yuǎn
    zài
    tiān
  • zhú
    dōng
    liú
    shuǐ
    hǎi
    guī
    shí
  • dōng
    lín
    jiǔ
    chū
    shú
    西
    shè
    shǐ
    feí
  • qiě
    weí
    huān
    weì
    qióng
    nián
    beī
  • juē
    jiù
    suì
    bié
    xíng
    xīn
    suì
  • huí
    hái
    jūn
    lǎo
    shuaī
    shǒu
    suì
  • zhī
    chuī
    jìn
    suì
    yǒu
    shé
  • xiū
    lín
    bàn
    shuí
    néng
    zhē
  • kuàng
    weǐ
    suī
    qín
    zhī
    nài
  • ér
    tóng
    qiáng
    shuì
    xiāng
    shǒu
    huā
  • chén
    qiě
    chàng
    gēng
    weì
    tiān
  • zuò
    jiǔ
    dēng
    jìn
    luò
    kàn
    beǐ
    dǒu
    xié
  • míng
    nián
    nián
    xīn
    shì
    cuō
    tuó
  • jìn
    jīn
    shào
    nián
    yóu
    kuā

原文: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馈岁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
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别岁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
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
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
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
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
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
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
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讙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相关标签:春节乡风思念

赏析

《馈岁》是苏轼在1062年冬末写的一首诗,是他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表达。诗中描绘了蜀地的岁末风俗,以及人们互相馈赠的情景。

诗的第一节交代了馈岁风俗的背景。在一年的农事劳作之后,人们互相帮助,大功已成,但岁暮的余暇稍纵即逝。为了避免造成“为欢无及”的遗憾,人们不计较物品的价值,以物相赠。

第二节则举出了馈岁的礼物,人们根据自己的财力选择不同的礼物。富人送盘鲤、笼兔等彩绣耀眼的礼物,而贫家则送一些简单的粮食加工品,如舂磨。这些描绘了一个热闹繁忙的岁末馈送队伍,展现了乡土风俗的醇厚。

最后一节将内容引到了写诗的当前。诗中提到了“乡风”和“官居”,呼应了下面的两首诗。诗人在佳节期间歌颂故乡的习俗,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来抒发思念之情。前面的十二句描绘了乡土风俗的热闹和人们互相馈赠的情景,而最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乡土风俗的赞美。 《馈岁 / 别岁 / 守岁》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高阳台·除夜

宋代 韩疁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明代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湖心亭看雪

明代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余拏 一作:余挐)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