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尽管武巨将军年纪已老,但仍然英勇豪迈。昨夜传来了收复西京的捷报。金人痴心妄想要永远占领中原,却不知道上天永远保佑着我们大宋的兴盛。大宋列圣皇帝的仁泽深如雨露普降,大赦诏令传达得快如疾风迅雷。可以预测明年寒食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会通过梨花盛开的驿路到达洛阳。
注释:武均州:即武巨。当时武巨担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古人常常用任官所在地名来代替人名,均州的遗址现在位于湖北省光化县。
白发将军:指武巨。
捷书:捷报。
胡儿:指金人。
天意:指上天的意愿。
回:指回心转意。表示上天决定祝福赵宋王朝。
列圣:指已故的宋王朝列代皇帝。
中兴:国家由衰败转为兴盛。
赦令:大赦天下的诏令。
疾风雷:指诏令传达得快如疾风迅雷。
悬知:预测、推测。
寒食:指清明前三天,民间习俗是不生火,以纪念被烧死的介子推。古人通常在这几天扫墓。
朝陵使:朝廷派去祭扫陵墓的使者。北宋各代皇帝的陵墓都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可以派遣朝陵使前往祭扫。
驿路:旅途。
驿:古代旅行时换马宿夜的地方。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公元1161年,当时金朝的主要统治者完颜亮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南侵行动。在九月份,金军开始进攻南方地区。而在十二月份,知均州的武巨派乡兵总辖杜隐率领军队北上,成功地收复了西京洛阳。这一消息传到了当时在杭州担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的陆游耳中,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兴奋,并立即写下了这首诗。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赏析是对一首诗的解读和分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赞美和喜悦之情。
首联中,诗人写道自己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写下这首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诗人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颔联中,诗人运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最终成为了迷梦,一朝破灭。
颈联中,诗人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国家中兴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尾联中,诗人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的手法。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这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对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赞美和喜悦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中兴的期盼和对胜利的庆祝。同时,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想象的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赏析详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是汉族。在他的少年时期,受到了家庭的爱国思想的熏陶。高宗时期,他参加了礼部试,但因为秦桧的干扰而被黜落。后来,孝宗时期,他获得了进士出身的荣誉。
陆游中年时期前往蜀地,投身于军旅生活,并且在宝章阁担任待制官职。晚年时,他选择退居到自己的家乡。陆游的诗歌创作非常丰富,至今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涵盖了各种主题和情感。
陆游还著有多部著作,包括《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和《老学庵笔记》等。这些著作展示了他的学识广博和文学才华。在他的作品中,他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陆游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情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南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