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四日作》原文赏析

  • èr
    yuè
    èr
    shí
    zuò
  • [
    sòng
    dài
    ]
    yóu
  • táng
    huā
    kaī
    shè
    jiǔ
    nóng
    nán
    cūn
    beǐ
    cūn
    dōng
    dōng
  • qiě
    mài
    shú
    bǎo
    fàn
    gǎn
    shuō
    jiàn
    shāng
    nóng
  • zhōu
    wàn
    cuàn
    nán
    shí
    lóng
  • dàn
    yuàn
    zhū
    xián
    láng
    miào
    shū
    shēng
    qióng
    shèng
    hóu
    fēng

原文: 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
且祈麦熟得饱饭,敢说谷贱复伤农。
崖州万里窜酷吏,湖南几时起卧龙?
但愿诸贤集廊庙,书生穷死胜侯封。


相关标签:农村记事忧国忧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棠梨花儿开了,社酒已酿得浓浓,四面的村子里,到处是鼓声冬冬。
只求麦子熟了,能吃上几顿饱饭,又怎敢议论,说谷价贱了会伤我田农!
如今酷吏曹泳被放逐到万里外的崖州去了,可湖南张浚什么时候才能被再度起用?
只愿有众多的忠臣贤士云集在朝廷,我这书生便是穷困而死,也胜过侯王升封!

注释:
棠梨:蔷薇科,落叶乔木,春天开花,白色。
社:此指社日,古代祭拜社神(土地神)的节日,分春秋两社。
敢说:岂敢说。谷贱伤农:指丰年米多,商人压低米价,农民们因此受到损失。
崖州:宋代辖境相当今广东崖县等地,治所在宁远(今崖县崖城镇)。窜:放逐。酷吏:指秦桧死党酷吏曹泳,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月,曹泳被免除户部侍即代理尚书兼知临安府的官职,贬逐到新州(今广东省新兴一带),二十六年正月,命移崖州编管。
湖南:宋代荆湖南路的简称,今属湖南。卧龙:本指三国时蜀相诸葛亮,这里借指宋杭金名将张浚。张浚因为主张杭战,屡遭秦桧排挤,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秦桧已死,张浚仍被贬在湖南的郴州。
廊庙:庙堂,指朝廷。
书生:陆游自指。侯封:封侯。 《二月二十四日作》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陆游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政治上曾受到秦桧的排挤和迫害,被贬居山阴。这首诗是陆游在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的春天,也就是他三十二岁时,写在自己的家中。当时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秦桧这个令他深受困扰的政治对手去世了。在这个春天的社日,陆游感到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可以看作是陆游对过去的不幸经历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的表达。 《二月二十四日作》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围绕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展开。首先,诗人通过描写春社日农村的热闹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农民的生活场景。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突然转折,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关切,指出农民只是希望能够吃饱饭,而不再受到谷践的伤害。这种写法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厚同情。

接着,诗人通过对农民的描写,联想到了那些残害百姓的贪官污吏,呼吁朝廷应该追逐这些害民之人,并希望能够尽快起用抗战志士张浚,让有才能的贤人来治理国家。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期望和对贤人的推崇。

最后,诗人在结尾两句中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愿望,即只要天下贤人能够云集朝廷,国家就能够兴盛起来,即使自己穷死在山村也胜过封侯。这展现了诗人不计个人得失,追求国家兴旺的崇高精神境界。

此外,诗人运用了艺术手法来描绘春社日的美好景象。他以“棠梨花开”为起兴,创造了一个春天的美丽画面。接着,通过描述“社酒浓”和“鼓冬冬”,诗人从视觉、嗅觉和听觉三个角度来展现春社日的欢乐和热闹。这种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的生活和对国家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诗人运用艺术手法来描绘春社日的美好景象,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对国家兴盛的追求。 《二月二十四日作》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陆游的照片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是汉族。在他的少年时期,受到了家庭的爱国思想的熏陶。高宗时期,他参加了礼部试,但因为秦桧的干扰而被黜落。后来,孝宗时期,他获得了进士出身的荣誉。

陆游中年时期前往蜀地,投身于军旅生活,并且在宝章阁担任待制官职。晚年时,他选择退居到自己的家乡。陆游的诗歌创作非常丰富,至今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涵盖了各种主题和情感。

陆游还著有多部著作,包括《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和《老学庵笔记》等。这些著作展示了他的学识广博和文学才华。在他的作品中,他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陆游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情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南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欣赏。

猜您喜欢

朝中措·梅

宋代 陆游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关山月

宋代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过小孤山大孤山

宋代 陆游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
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
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
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
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
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
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
俄复开霁,遂行。
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
始见庐山及大孤。
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晚抵江州。
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