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水村》原文赏析

  • shuǐ
    cūn
  • [
    sòng
    dài
    ]
    yóu
  • yāo
    jiān
    jiàn
    jiǔ
    diāo
    líng
    tài
    yàn
    rán
    weì
    míng
  • lǎo
    yóu
    kān
    jué
    zhū
    jūn
    zhì
    xīn
    tíng
  • shēn
    bào
    guó
    yǒu
    wàn
    shuāng
    bìn
    xiàng
    rén
    zài
    qīng
  • jiāng
    chuán
    chù
    wén
    xīn
    yàn
    luò
    hán
    tīng

原文: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相关标签:爱国壮志感叹岁月

译文及注释

译文:腰上佩带的羽箭已长期凋零,只叹未到燕然山刻石记功名。想老夫我尚能横越那大沙漠,诸位何至于新亭落泪空悲鸣。我虽有万死不辞的报国之志,却无奈双鬓斑白不能再转青。应牢牢记住常年江湖泊船处,卧闻寒州上新雁到来的叫声。

注释:
1. 夜泊水村:夜间把船停泊在临水的村庄旁。
2. 羽箭:箭尾插羽毛,称羽箭。
3. 太息:叹气。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勒铭:刻上铭文。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大败匈奴,追击单于至燕然山,班固写了一篇铭文,把铭文刻写在巨石上,记载这次成功。此句作者借喻自己未能建立战功。
4. 老子:陆游自称,犹言老夫。《晋书》:“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大漠:古瀚海,亦称大碛。在蒙古国与我国内蒙古之间,西接新疆,四月间狂飙屡起,沙砾飞扬,故号为流沙。绝大漠:横度大沙漠。绝,横度,跨越。
5. 新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东晋时中原沦陷,王室南渡,有一些过江的士大夫在新亭宴饮,席间众人闷闷不乐,相对涕泣。独有王导不以为然,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见《晋书·王导传》。
6. “一身句:意谓自己有不怕死万次的报国决心。
7. 青:黑色。再:第二次。
8. 记取:记住,记着。
9. 新雁:刚从北方飞来的雁。汀:水边平地,小洲。 《夜泊水村》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和地点,以及诗人在这个时期的心境和创作动机。淳熙九年秋,诗人身处山阴,这个时期的诗人们在欣赏山水、歌唱田园生活的同时,却从未忘记国家大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老去却依然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诗歌的情感悲壮,笔力雄健。 《夜泊水村》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此诗是陆游在山阴奉祠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己白发催人的悲愤以及对未能实现报国之志的遗憾。与其他诗人不同的是,陆游的悲哀不仅仅是个人遭遇,而是包含了更深广的内容,具有崇高壮烈的色彩。诗中的“流水对”形成了矛盾,读者正是从这种强烈的矛盾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深刻内涵,产生了对他的崇敬之情。陆游的其他类似诗句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也表达了类似的情感。

这首七言律诗是在作者已经家居九年的时候作的,地点是山阴,这是江南水乡,作者经常乘小舟出游近村的山水,夜泊水村为即景之作。首联写出了退居乡野、久离疆场、无缘抗敌的落寞怅惘之情。“羽箭久凋零”表明了他闲居的郁闷。“燕然未勒铭”典出《后汉书·窦宪传》,窦宪北伐匈奴,追逐单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燕然未勒意谓虏敌未灭,大功未成。这一联通过层递手法,表达了被弃置已久、失落抑郁的情感以及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这样的开头奠定了一种失意、悲愁的感情基调。

颔联则表达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志愿,批判了那些面临外寇侵凌却不抵抗、无作为的达官贵人。上句表达了大丈夫在神州陆沉之际,本应“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才对,怎么可以安然老死呢?一个“犹”字道出了他不甘示弱的心态。“绝大漠”典出《汉书·卫将军骠骑列传》,是汉武帝表彰霍去病之语。两鬓萧萧,仍然豪气干云,朝思梦想着驰骋大漠、浴血沙场;这反映出朝廷中那些面对强虏只知俯首称臣割地求和而不思奋起抵争的文官武将的奴相。“诸君何至泣新亭”典出《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风景不殊,正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同戮力王室,何至泣新亭!’”这句话表达了对那些只会泣泪而不肯共同戮力王室的人的批评。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能实现报国之志的悲愤和对那些无作为的达官贵人的指责。诗中的矛盾和深刻的内涵使读者产生了对诗人的崇敬之情。 《夜泊水村》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陆游的照片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是汉族。在他的少年时期,受到了家庭的爱国思想的熏陶。高宗时期,他参加了礼部试,但因为秦桧的干扰而被黜落。后来,孝宗时期,他获得了进士出身的荣誉。

陆游中年时期前往蜀地,投身于军旅生活,并且在宝章阁担任待制官职。晚年时,他选择退居到自己的家乡。陆游的诗歌创作非常丰富,至今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涵盖了各种主题和情感。

陆游还著有多部著作,包括《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和《老学庵笔记》等。这些著作展示了他的学识广博和文学才华。在他的作品中,他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陆游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情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南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欣赏。

猜您喜欢

秋晚登城北门

宋代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秋兴

宋代 陆游

樵风溪上弄扁舟,濯锦江边忆旧游。
豪竹哀丝真昨梦,爽砧繁杵又惊秋。
坠枝橘熟初堪翦,浮瓮醅香恰受篘。
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

文章

宋代 陆游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