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我头上戴着一块头巾,手中拿着一根藜杖,深秋傍晚独自登上城北门楼:西风卷起地面的尘土,百草凋零,眼前的秋景勾起了我满腹的烦愁。
一点烽火,传来了大散关口的敌情战况,两行飞雁,带来了长安杜陵的浓厚秋意。
眼望着破碎的山河啊,常常让人心中不安,频频搔首;想起自己的身世啊,倚在楼间,百感交集涌上心头。
如今,已经不再是当年马上横戈,军中赋诗的景象,但时刻魂牵梦萦的,仍然是那古老的梁州!
注释:幅巾:古代男子用一块绢布束头发,称为幅巾。藜:草本植物,用它的茎做成的手杖叫做“藜杖”。
卷地:贴着地面迅猛向前推进。
散关:即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
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诗人用杜陵借指长安,长安为宋以前多代王朝建都之地,故在这里又暗喻故都汴京。秋:在这里既指季节,也有岁月更替的意思。
山河兴废:指北方沦陷区至今还没有收复。兴废,这里偏用“废”字。供,令人,使人。
身世:指诗人所处的时代及自身的遭遇。
横槊赋诗:意指行军途中,在马上横持戈矛吟诗。
梦魂:古人认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为“梦魂”。梁州:古九州之一,这里指关中地区。
《秋晚登城北门》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的九月,地点是四川成都。诗人在那天拄着杖子登上了城北门楼,远眺着萧条的晚秋景象。这一幕激起了他对关中失地和要塞大散关的怀念之情。由于这些失地和要塞的丧失,诗人心中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对国家困境的忧虑。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表达了他深情忧国的诗歌。 《秋晚登城北门》创作背景详情»
起了对国家命运和自身遭遇的思考。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愁绪和对边境情况的忧虑,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失地的痛苦。诗人还回忆起自己曾经横槊赋诗的往事,表达了对壮志难酬的悲哀和痛苦。整首诗以诗人的愁为主线,情感激愤,意境沉痛,展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 《秋晚登城北门》赏析详情»
这篇简析主要比较了陆游的《登楼》和杜甫的《登楼》两首诗。两位诗人都在成都写下了登楼诗,都对朝廷内外的困境和灾难感到忧心忡忡,都为自己的壮志难以实现而感到悲愤。两首诗的写法都采用了即景抒情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社会变化相结合,既相互渗透又相互包容,表达了广阔的情感和深沉的感慨。
然而,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于杜甫只表达了对国家事务的忧愤和希望,没有像陆游那样亲自参与战斗。因此,杜甫以“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作结,虽然忧愤难以消散,只能通过吟诗来自我安慰。而陆游则以“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作结,仍然梦想着过去的战斗场景,念念不忘当年在梁州的戍守。这也是杜甫所缺少的境界,除了辛弃疾之外,很难再从他的诗词作品中找到类似的篇章。
总的来说,这篇简析对比了陆游和杜甫的《登楼》两首诗,指出了它们在表达国家困境和个人情感方面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同时,也提到了陆游在表达个人情感和投身战斗中的独特境界,与其他诗人相比更加突出。
《秋晚登城北门》简析详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是汉族。在他的少年时期,受到了家庭的爱国思想的熏陶。高宗时期,他参加了礼部试,但因为秦桧的干扰而被黜落。后来,孝宗时期,他获得了进士出身的荣誉。
陆游中年时期前往蜀地,投身于军旅生活,并且在宝章阁担任待制官职。晚年时,他选择退居到自己的家乡。陆游的诗歌创作非常丰富,至今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涵盖了各种主题和情感。
陆游还著有多部著作,包括《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和《老学庵笔记》等。这些著作展示了他的学识广博和文学才华。在他的作品中,他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陆游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情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南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