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双鬓白发,星星斑斑。报国壮志落空,止不住伤心惊叹,一生里漂泊不定,流离不安。我像一匹寂寞有病的千里马倚着槽栏,独向暗处,默默地把当年冲天的豪气消磨完。如今梦中也难见祖国的锦绣河山,它让重重的烟霭、层层的云水隔断!身离着关山万里远,旧日的集社早已人消星散,谁还记得当年在都城同良师益友们活跃的笑谈?
人人都说成都繁华如锦璀璨,我却感叹官闲无事白天像永过不完,无聊得躺着昏昏欲睡,把柴门紧关,浇愁酒醉,把美酒一杯一杯痛饮喝干!想起这些呵,我内心的苦闷向谁诉说得完?纵然有驰向故乡的南去船帆,可乘船归去的日期谁能预先估算?我只能白白地、惆怅地遥看,那鲈鱼鲜嫩、菰莱喷香的美味佳肴,在一阵一阵的秋风里隐隐出现!
注释:
双头莲:词牌名,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六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或双调一百三字,前段十三句三仄韵,后段十二句五仄韵。
呈范至能待制:呈上给待制范成大。至能,范成大的字。待制,官名,唐置。太宗即位,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门下两省,以备访问。
星星:形容发白。
身如寄:指生活漂泊不定。
萧条:冷寂。
病骥:病马。
旧社:旧日的集社。凋零:这里意为“星散”。
青门:长安的东门,此指南宋都城。
俊游:指昔日与朋友们美好的交游。
锦里:本指成都城南锦江一带,后人用作成都的别称,亦称锦城。
柁(duò)、樯(qiáng):代指船只。
楚柁吴樯:指回东南故乡的下行船只。东逝:向东航行。
鲙:通脍,把鱼肉切细。
菰(gū):菰米。
脍美菰香:写山阴的风味佳肴,用晋张翰见秋风起,思念家乡鲈鱼菰莱味美、弃官回乡之典。事见《晋书·张翰传》。
《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诗人在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秋天的成都范成大府中为官时的心境。诗人感到自己的壮志成空,北伐大业遥遥无期,同时他的现任官职又十分闲散无聊。因此,诗人沉湎于诗酒之中,放纵不羁。在这种心境下,诗人想向老朋友倾诉自己的心里话,并写下了这首诗。 《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创作背景详情»
望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
接下来的几句诗,陆游以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他写道:“独自凭栏,寒烟著水,疏星斜月,一片愁云。”这里的景物描写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与作者内心的忧愁相呼应。他用“疏星斜月”来形容自己的孤独和迷茫,用“愁云”来表达自己的忧愁之情。
接着,陆游写道:“病骥伤心,独自凭栏,寒烟著水,疏星斜月,一片愁云。”这里的“病骥”指的是自己,他将自己比作一匹受伤的骏马,心情沉重。他再次强调自己的孤独和忧愁,用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痛苦。
最后,陆游写道:“梦断故国山川,隔重重烟水。心在天山,何日归来?”这里的“梦断故国山川”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他渴望回到故国的山川之间。他的心在天山,意味着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前线的渴望。他问道:“何日归来?”表达了他对重返前线的期盼和愤怒。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诗中的病骥形象和对故国的思念,展现了作者的忧愁和对前途的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
《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赏析详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是汉族。在他的少年时期,受到了家庭的爱国思想的熏陶。高宗时期,他参加了礼部试,但因为秦桧的干扰而被黜落。后来,孝宗时期,他获得了进士出身的荣誉。
陆游中年时期前往蜀地,投身于军旅生活,并且在宝章阁担任待制官职。晚年时,他选择退居到自己的家乡。陆游的诗歌创作非常丰富,至今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涵盖了各种主题和情感。
陆游还著有多部著作,包括《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和《老学庵笔记》等。这些著作展示了他的学识广博和文学才华。在他的作品中,他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陆游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情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南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