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华灯纵博》原文赏析

  • què
    qiáo
    xiān
    ·
    huá
    dēng
    zòng
  • [
    sòng
    dài
    ]
    yóu
  • huá
    dēng
    zòng
    diāo
    ān
    chí
    shè
    shuí
    dāng
    nián
    háo
    jiǔ
    bàn
    fēng
    hóu
    zuò
    jiāng
    biān
  • qīng
    zhōu
    chǐ
    péng
    sān
    shān
    zhàn
    duàn
    píng
    zhōu
    yān
    jìng
    yuán
    shǔ
    xián
    rén
    yòu
    guān
    jiā
    (
    guān
    jiā
    zuò
    jūn
    ēn
    )

原文: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官家 一作:君恩)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追忆生活壮志鹊桥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年在装饰华丽的灯台纵情地赌博,骑着骏马猎射驰骋,谁还记得我当年豪壮的军旅生活?当年一起喝酒的许多人如今都已成为封侯进爵的官员,只有我一个人独自去做那隐居江边的渔翁。
轻舟有八尺余长,撑着低低的三扇篷,独自在烟雨中享受这长满苹草的水边景色。镜湖本来就属于像我这样的闲适之人,又何必非要你“官家”赐与不可呢?

注释:
华灯:装饰华丽的灯台。
纵博:纵情赌博。此处视为豪爽任侠的一种行为表现。
酒徒:犹言市井平民,普通人。
渔父:渔翁,打鱼的老人。
占断:完全占有。
苹洲:丛生苹草的小河。
镜湖:在浙江会稽、山阴两县交界处,周遭三百余里,以水平如镜而出名。
闲人:作者自称,乃愤激之辞。
官家赐与:唐开元间,诗人贺知章告老还乡到会稽,唐玄宗诏赐镜湖剡溪一曲。陆游反用其典,表达自己的不满之情。官家,指皇帝,此处明指唐玄宗,实指当时的南宋皇帝。 《鹊桥仙·华灯纵博》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陆游在晚年罢归山阴后所写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陆游年轻时就怀揣着凌云之志,为了抗击金兵而奔走呼号。然而,由于他的主和立场与主和派相悖,他屡遭贬黜。面对无法请缨的困境,词人只能寄情于江湖,以渔樵的生活度日。然而,他的忧愤之情却始终无法平息。这首《鹊桥仙》正是表达了他内心的这种复杂情绪。 《鹊桥仙·华灯纵博》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的广阔相对,形成鲜明的对比。渔父的生活虽然平凡,但他却能在苦难中保持乐观和坚韧,用“轻舟”和“低逢”来形容他的状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豁达和对命运的顺从。而苹洲烟雨的景象则给人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与渔父的心境相呼应。整个描写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渔父的赞美和对平凡生活的肯定。



最后两句以“独”字为转折,再次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他虽然身处江边渔父的角色,但内心却依然怀揣着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功名的向往。他用“独”字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时代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抗争。整首词以豪情壮志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为主线,通过对不同人物和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总的来说,这首《鹊桥仙》通过对南郑戎马生涯和江边渔父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豪情壮志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词句激昂整炼,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不同人物和景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整首词以豪情壮志和对现实的反思为主线,通过转折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鹊桥仙·华灯纵博》赏析详情»

赏析二

迹。接下来的几句,词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了朝廷的不公和对志士的冷落。“朝廷无意北伐,重用无心肝之酒徒。”这是对朝廷的谴责,指责他们对北伐缺乏决心,却偏偏提拔那些没有志向、没有胆识的人。“独去作江边渔父”,这是词人自嘲的表达,他将自己比作一个被放逐到江湖的渔父,生活在边缘,被遗忘和冷落。这种自嘲的语气中,透露出对朝廷的不满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下阕则更加深入地描述了词人的“渔父”生涯,以及对最高统治者的不满情绪。“江边渔父,独自垂钓,无人问津。”这句写词人孤独无助的境遇,他独自一人垂钓于江边,却没有人来问津,没有人关心他的处境。“寒风吹面,雨打湿衣,独自凄凉。”这句写词人在恶劣的天气中,孤独地面对寒风和雨水,感受到了凄凉和无助。“朝廷无心北伐,我心何处寻?”这句表达了词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对自己前途的迷茫,他不理解为什么朝廷对北伐没有决心,而他自己的心却无处寻找归宿。



整篇词表面上是消沉颓唐之语,但骨子里却充满了愤激和豪气。词人通过回忆自己从军的豪举和对朝廷的谴责,展现了自己的志向和对国家的热爱。他对朝廷的不满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使他的词语中透露出一种愤怒和不甘。整篇词以豪情壮志为主线,通过对比自己的渔父生涯,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展现了词人的豪气和对国家的热爱。

《鹊桥仙·华灯纵博》赏析二详情»

宋代诗人陆游的照片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是汉族。在他的少年时期,受到了家庭的爱国思想的熏陶。高宗时期,他参加了礼部试,但因为秦桧的干扰而被黜落。后来,孝宗时期,他获得了进士出身的荣誉。

陆游中年时期前往蜀地,投身于军旅生活,并且在宝章阁担任待制官职。晚年时,他选择退居到自己的家乡。陆游的诗歌创作非常丰富,至今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涵盖了各种主题和情感。

陆游还著有多部著作,包括《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和《老学庵笔记》等。这些著作展示了他的学识广博和文学才华。在他的作品中,他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陆游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情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南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欣赏。

猜您喜欢

东湖新竹

宋代 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枕上作

宋代 陆游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
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牋著句写清愁。

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宋代 陆游

中原草草失承平,戍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