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原文赏析

  • dōng
    shān
  • [
    xiān
    qín
    ]
    míng
  • dōng
    shān
    guī
  • lái
    dōng
    líng
  • dōng
    yuē
    guī
    xīn
    西
    beī
  • zhì
    shàng
    shì
    xíng
    meí
  • zhě
    zài
    sāng
  • dūn
    宿
    zài
    chē
    xià
  • dōng
    shān
    guī
  • lái
    dōng
    líng
  • guǒ
    zhī
    shí
    shī
  • weī
    zài
    shì
    xiāo
    zài
  • tǐng
    鹿
    chǎng
    yào
    耀
    xiāo
    xíng
  • weì
    huái
    怀
  • dōng
    shān
    guī
  • lái
    dōng
    líng
  • guàn
    míng
    dié
    tàn
    shì
  • sǎo
    qióng
    zhì
    zhēng
    zhì
  • yǒu
    dūn
    guā
    zài
    xīn
  • jiàn
    jīn
    sān
    nián
  • dōng
    shān
    guī
  • lái
    dōng
    líng
  • cāng
    gēng
    feī
    yào
    耀
  • zhī
    guī
    huáng
  • qīn
    jié
    jiǔ
    shí
  • xīn
    jiā
    jiù
    zhī

原文: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果臝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蠨蛸在户。
町畽鹿场,熠耀宵行。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相关标签:诗经抒情思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才说要从东山归,我心忧伤早西飞。家常衣服做一件,不再行军事衔枚。野蚕蜷蜷树上爬,田野桑林是它家。露宿将身缩一团,睡在那车底下。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栝楼藤上结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屋内潮湿生地虱,蜘蛛结网当门挂。鹿迹斑斑场上留,磷火闪闪夜间流。家园荒凉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白鹳丘上轻叫唤,我妻屋里把气叹。洒扫房舍塞鼠洞,盼我早早回家转。团团葫芦剖两半,撂上柴堆没人管。旧物置闲我不见,算来到今已多年。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当年黄莺正飞翔,黄莺毛羽有辉光。那人过门做新娘,迎亲骏马白透黄。娘为女儿结佩巾,婚仪繁缛多过场。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该美成什么样!

注释:
东山:在今山东境内,周公伐奄驻军之地。
慆(tāo)慆:久。
士:通“事”。行枚:行军时衔在口中以保证不出声的竹棍。
蜎(yuān)蜎:幼虫蜷曲的样子。蠋(zhú):一种野蚕。
烝:众多。
敦:蜷缩成一团。
果臝(luǒ):葫芦科植物,一名栝楼。臝,裸的异体字。
施(yì):蔓延。
伊威:一种小虫,俗称土虱。
蟏蛸(xiāo shāo):一种蜘蛛。
町疃(tuǎn):兽迹。
熠耀:光明的样子。宵行:萤火虫。
垤(dié):小土丘。
聿:语气助词,有将要的意思。
瓜苦:犹言瓜瓠,瓠瓜,一种葫芦。古俗在婚礼上剖瓠瓜成两张瓢,夫妇各执一瓢盛酒漱口。
栗薪:犹言蓼薪,束薪。
仓庚:黄莺的别称。
皇驳:马毛淡黄的。 《东山》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东山》是《诗经》中一首表现战争题材的抒情作品。诗歌以周公东征为背景,通过一位普通战士的视角,描绘了他在战争结束前夕的复杂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同情。

诗歌开篇即以简明直接的方式表明了故事的背景和缘由。诗人用“慆慆不归”来直接表达离家久战的痛苦,同时也间接流露了离人思乡的情感。接着,诗人巧妙地插入了景物描写,点出了当时的天气状况,使读者更能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的情节,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凄美感人的基调。主人公的思乡之情在战争结束、归家在即的时刻一涌而起,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诗歌中还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战士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战士们能够结束战争生活,匆匆解开军装,穿上平时的衣裳,表达了他们喜形于色、渴望和平的情绪。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描写,诗人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战士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借代的写作手法,用“行枚”来代指军旅生活,展现了《诗经》的艺术手法之成就。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了三年军旅生活。他用比喻和兴起的手法,描绘了军旅生活的艰辛和辛酸。他用“蜎蜎者蠋,烝烝者羔”来形容军旅生活中的辛苦和疲惫,表达了战士们在战争中的艰辛。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战士们在战争中的辛苦和牺牲。

总的来说,《东山》是一首真致细腻的抒情作品,通过描绘战士们在战争结束前夕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同情。诗人运用了开门见山、景物描写、比喻和兴起等艺术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同时,《东山》也展现了《诗经》在写实主义诗歌中的开创性意义和广泛的题材,以及对中国诗歌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东山》赏析详情»

鉴赏

《毛诗序》中提到周公东征三年后归来,大夫们对他的劳苦表示赞美,因此创作了这首诗。然而,朱熹在《诗集传》中认为这首诗并非是大夫们赞美周公而创作的,而是周公自己在归途中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描述了士卒在归途中遇到淫雨天气的情景,与《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相似。王夫之认为这首诗在以乐景写哀的同时,也以哀景写乐,增加了情感的复杂性。

这首诗分为四章,每章的前四句叠咏,构成了整首诗的主旋律。描述了士卒在归途中遇到淫雨天气的情景,为后面的叙事部分提供了感染力的背景。每章的后四句则是叙事性的内容,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两章描写了主人公在归途中喜悲交集的心情。诗人首先写到了装束的改变,表达了人民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其次,描写了归途中的辛苦和艰难,将诗中的人比作桑林中的野蚕,既表达了辛苦,又表达了喜悦。第二章则描述了主人公对家乡荒芜和民生凋敝的思念之情。诗中描写了杂草丛生、野兽出没和磷火闪烁的景象,暗示了家乡曾经发生过战乱。随着归途的临近,主人公的心境变得更加复杂,既怯懦又渴望。诗人在描写可怕景象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后两章继续描写了主人公在归途中的思绪。第三章写到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期待和思念,以及对归途的希望。最后一章则描述了主人公终于回到家乡的喜悦和欢庆,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主人公在归途中的喜悲交集和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惜。诗中的描写细腻而感人,情感复杂而真实,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倦。这首诗不仅是对周公东征的纪念,也是对和平生活的赞美和思考。 《东山》鉴赏详情»

猜您喜欢

扬之水

先秦 佚名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谷风

先秦 佚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矣。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日月

先秦 佚名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