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拂晓时分,月亮从蓝天中坠落,夜空的云雾已经变得微淡,我默默无语地倚在枕头上。即使梦醒了,我仍然留恋着那绵绵的芳草,雁声已经消失在遥远的天边。
黄莺在黎明时分散去了,飞花也零落纷飞,只留下了寂寞的画堂和深深的院子。任由落红遍地,不再扫去它们,留待跳舞的人回来时当作地毯。
注释:喜迁莺:指的是一种词牌名。
坠:指落下。
微:指疏淡。
欹(qī):指斜倚。
馀(yú)花:馀即余,指残留的花朵。
埽(sào):指扫去。
尽从伊:这里指全由落花,任凭它们飘落一地。
《喜迁莺·晓月坠》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南唐末代皇帝,他在南唐灭亡后被俘并被迫归降北宋。作为一个曾经的君主,李煜被贬为阶下囚奴,失去了一切权力和尊严。然而,北宋对他实施了严厉的禁令,禁止他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苦痛。在这种束缚下,李煜内心充满了无法倾诉的痛苦和酸楚。
在这段背景下,李煜写下了这首相思之词,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痛和对故国的思念。这首词反映了他对失去自由和尊严的痛苦,以及对故国的深深眷恋。他通过词中的文字和意境,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这首相思之词不仅仅是李煜个人的心声,也代表了当时许多被俘的南唐官员和士兵的心情。他们都经历了失去家园和自由的痛苦,却无法表达出来。这首词通过李煜的个人经历,反映了整个南唐灭亡后的悲惨境遇。
这首相思之词的创作背景揭示了当时政治和社会环境的残酷和压抑。北宋对南唐的统治非常严厉,不允许任何反抗和不满的表达。这种禁令使得李煜和其他被俘的南唐人无法发泄内心的痛苦和愤怒,只能通过写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首相思之词的创作背景也反映了李煜作为一个文人的身份和才华。尽管他失去了一切,但他仍然能够通过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词展示了李煜的才华和对文学的热爱,同时也成为了他个人和整个南唐的文化遗产。
总之,这首相思之词的创作背景是李煜亡国归宋后沦为阶下囚奴,受到北宋禁令的严厉限制。这首词通过表达李煜内心的苦痛和对故国的思念,反映了他个人的遭遇和整个南唐灭亡后的悲惨境遇。同时,这首词也展示了李煜作为一个文人的才华和对文学的热爱。
《喜迁莺·晓月坠》创作背景详情»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是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是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精通书法、绘画和音律。他的诗文造诣也非常高,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如温庭筠、韦庄等的传统,同时也受到李璟、冯延巳等人的影响。他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情感真挚,风格鲜明。尤其是在南唐灭亡后,他的词作题材更加广阔,含义深沉。他的词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李煜的生平也充满了戏剧性。作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他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在北宋灭亡南唐后,李煜被俘并被迫禅位,被流放到北方。他在流亡期间仍然坚持创作诗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苦痛。最终,李煜在流亡期间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总结起来,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词作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戏剧性,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他在流亡期间坚持创作,但最终在北方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