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练子·云鬓乱》原文赏析

  • dǎo
    liàn
    ·
    yún
    bìn
    luàn
  • [
    dài
    ]
  • yún
    bìn
    luàn
    wǎn
    zhuāng
    cán
    dài
    hèn
    meí
    ér
    yuǎn
    xiù
    zǎn
  • xié
    tuō
    xiāng
    saī
    chūn
    sǔn
    nèn
    weí
    shuí
    leì
    lán
    gān

原文: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相关标签:恋情写人捣练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美人的头发蓬乱,晚妆不整齐,因愁带恨的双眉像远山一样聚在一起。白嫩的小手斜托着面颊,靠在栏杆上,也不知在为谁伤心泪流。

注释:云鬓:形容女子像乌云一般浓黑、秀美的鬓发。
远岫(xiù):远处的山峰。岫,山。
攒(cuán):簇聚,凑集。这里是指紧皱双眉。
香腮:指美女的腮颊。春笋:春季的竹笋。这里指女子像春笋样纤润尖细的手指。嫩:柔软纤细。
和:带,含。阑干:同“栏干”。 《捣练子·云鬓乱》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李煜的一首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这首词描写了女子因相思而感到的春天的怨恨和思念之情。文章首先指出开篇的两句虽然表达了情感,但并不生动传神,而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达。接着,文章提到了“带恨眉儿”这一句,虽然不知道她为何而恨,但却极具传神,通过细致描写抓住了最具特点的景象。文章进一步解释了“攒”字的意义,用“远岫”来喻之,不仅传神而且独具意蕴。这种深深的怨恨和切切的情感是可以想象的。最后两句则直接描写了景象,直接问及情感,通过“为谁”这两个字使前面不明朗的情感一下子明朗起来,让人明白了为何会产生这种“恨”的情感。

文章还指出,这首词每个字都与相思有关,用形态来表达心情,用远山来喻意愁情,笔意清新,淡远幽长,画静而情活。作者引用了况周颐的话来说明,只有真正懂得工愁善感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贞静思妇的情感。由此可见,李煜在描摹形态和抒写情性方面达到了高妙的水平。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对李煜的这首词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从描写手法到情感表达都进行了评价,展示了李煜在词作方面的才华和独特之处。 《捣练子·云鬓乱》赏析详情»

五代诗人李煜的照片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是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是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精通书法、绘画和音律。他的诗文造诣也非常高,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如温庭筠、韦庄等的传统,同时也受到李璟、冯延巳等人的影响。他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情感真挚,风格鲜明。尤其是在南唐灭亡后,他的词作题材更加广阔,含义深沉。他的词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李煜的生平也充满了戏剧性。作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他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在北宋灭亡南唐后,李煜被俘并被迫禅位,被流放到北方。他在流亡期间仍然坚持创作诗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苦痛。最终,李煜在流亡期间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总结起来,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词作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戏剧性,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他在流亡期间坚持创作,但最终在北方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猜您喜欢

八拍蛮·云锁嫩黄烟柳细

五代 阎选

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
光景不胜闺阁恨,行行坐坐黛眉攒。

河传·棹举

五代 顾敻

棹举,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处?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鹧鸪相逐飞。
天涯离恨江声咽,啼猿切,此意向谁说?倚兰桡,独无聊,魂消,小炉香欲焦。

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

五代 和凝

竹里风生月上门。
理秦筝,对云屏。
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
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