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其七》原文赏析

  • lún
    shī
    sān
    shí
    shǒu
    ·
  • [
    jīn
    cháo
    ]
    yuán
    hǎo
    wèn
  • kāng
    kǎi
    beī
    jué
    zhuàn
    qióng
    běn
    tiān
    rán
  • zhōng
    zhōu
    wàn
    yīng
    xióng
    dào
    yīn
    shān
    chuān

原文: 慷慨悲歌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洲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相关标签:组诗评论

简析

这篇文章简析了北朝民歌《敕勒歌》以及元好问对其的评论。《敕勒歌》描绘了开阔壮美且和平安定的草原风光,具有豪放刚健、粗犷雄浑的格调。元好问对民歌非常重视,他肯定并推崇了这首民歌慷慨壮阔且深厚的气势,认为它不需要雕饰而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

接下来,元好问指出了中原文化对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敕勒是北方一个游牧民族的名称,居住地在敕勒川(今山西北)。元好问认为,《敕勒歌》的产生和风格是中原文化的慷慨豪迈的气魄传递给了阴山下少数民族的艺术作品。《敕勒歌》展现了我国境内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和渗透的情况。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简要分析了《敕勒歌》以及元好问对其的评价,强调了该歌曲展现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论诗三十首·其七》简析详情»

金朝诗人元好问的照片
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他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誉为文坛盟主,同时也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元好问擅长作诗、文、词、曲。其中,他的诗作成就最高,尤其以他的“丧乱诗”闻名。他的词被认为是金代一朝之冠,与两宋名家媲美。虽然他的散曲传世不多,但在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元好问的著作包括《元遗山先生全集》和《中州集》。这些著作收录了他的诗、文、词、曲等作品,展示了他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才华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力。

关于元好问的出生和死亡,他出生于1190年8月10日,逝世于1257年10月12日。这段时间正好跨越了宋金对峙时期和金元之际,见证了北方文学的发展和变迁。元好问通过他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猜您喜欢

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

金朝 段克己

诗句一春浑漫与,纷纷红紫但尘土。楼外垂杨千万缕,风落絮,栏干倚遍空无语。
毕竟春归何处所,树头树底无寻处。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住,伴人直到黄昏雨。

水调歌头 与李长源游龙门

金朝 元好问

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
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
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风马耳,因见古人心。
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侵。
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
平生梦想佳处,留眼更登临。
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论诗三十首·二十一

金朝 元好问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