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原文赏析

  • cháng
    xíng
  • [
    táng
    dài
    ]
    bái
  • táo
    dài
    kaī
    róng
    huá
    zhào
    dāng
    nián
  • dōng
    fēng
    dòng
    bǎi
    cǎo
    jìn
    yán
  • zhī
    chǒu
    shuǐ
    qīng
    quán
  • yùn
    tiān
    tíng
    biān
  • gōng
    míng
    zǎo
    zhù
    zhú
    jiāng
    xuān
  • táo
    qīng
    chūn
    shuí
    néng
    bái
  • guì
    shén
    xiān
    cuō
    tuó
    chéng
    liǎng
    shī
  • jīn
    shí
    yóu
    xiāo
    shuò
    fēng
    shuāng
    jiǔ
    zhì
  • weì
    luò
    yuè
    hòu
    qiáng
    huān
    jiǔ
  • qiū
    shuāng
    rén
    shū
    qīn
    liǔ

原文: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相关标签:乐府建功立业理想

译文及注释

译文:当桃李花盛开的时候,花朵的绚烂也只是照耀着过去的时光。春风吹拂大地,万物复苏,草木都渴望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枯枝上长出了可爱的新叶,干涸的河流中涌出清泉。天地万物都随着大自然的运转,太阳公羲也没有停下鞭子休息的时候。如果不早早建立功业,又怎么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呢?桃李最美好的时光是在春天,但谁又能欠下时光呢?富贵和成仙,两者是不能同时得到的,再拖延下去二者都会错过。金石之坚也会被腐蚀殆尽,在风霜日月之下,没有什么东西能永远存在。我害怕落在时间之后,所以只能欢歌纵酒,强装欢乐。秋霜残酷,使万物凋零,对人也毫不留情,突然降临,蒲树和柳树的叶子就凋落了。


注释:长歌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三十列于《相和歌辞·平调曲》,属乐府相和歌平调七曲之一。题解云:《乐府解题》曰:“古辞云‘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魏改奏文帝所赋曲“西山一何高”,言仙道茫茫不可识,如王乔、赤松,皆空言虚词,迂怪难言,当观圣道而已。若陆机“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则复言人运短促,当乘间长歌,与古文合也。《长歌行》古曲今不传,惟留歌辞近十首,李白这首为其中之一。
待:一作“得”。
荣华:草木茂盛、开花。《荀子·王制》:“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劲不入山林。”
东风:春风。李白《春日独酌》诗之一:“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百物:相当于万物。《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
“枯枝”句:指枯枝上长出的新叶,都是可爱的。
羲(xī)和: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驾驭太阳车的神。《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王逸注:“羲和,日御也。”
竹帛(bó):指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

《长歌行》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长歌行》是李白根据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具体的创作时间无法确定,但从诗中的内容可以推测,它应该是在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之后创作的。这一年,李白被赐金而被贬谪到岳州,离开了朝廷。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才能发出“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的深沉而意味深长的悲叹,因此他选择了“强欢歌与酒”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长歌行》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李白的《长歌行》受到同题古辞的影响,这些古辞或写及时建功立业,不要老大伤悲;或写游仙服药,延年长寿;或写游子思乡,感伤人命短促。在这些古辞中,作者们触景感时,抒写悲伤之情,表达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怅惘感伤的心灵。李白在这些古辞的启发下,感悟人生,反思自己功业无成,游仙不果,陷入痛苦之中,于是倾吐心灵,激昂文字,表达了千古人所共有的情愫,体验了人生的苦乐。

诗的前十句为第一段,开端两句总结了桃李迎春得朝阳而鲜花怒放的景象,但也指出这只是荣华当年,美好时刻是有限的。桃李花开是春天的象征,是美好的象征。经过冬天的寒冷后,春日的阳光使万物复苏,人们精神倍增,昂扬奋进。作者认识到桃李迎春吐艳的条件是春日阳光的滋养,而生存发展也离不开春日阳光。作者从中领悟到君臣关系的相互依存,预示了后面“功名不早著”的原因。桃李遇春阳而开,贤相逢明君而荣,这是自然常律与人事常理的相似之处。这种描写深含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之情。

接下来,作者连用四句诗赞美春光的妙用,“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芬。”东风送暖,吹拂大地万物,草木欲言,枯枝也没有丑陋的叶子,干涸的水也吐出清新的芬芳。这些描写展示了春光的神奇力量,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美好。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不足之处,只是荣华当年,因此更加值得珍惜。

整首诗以描写春光为主题,通过描绘桃李迎春和春光的妙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之情。诗中融入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表达了他对功业无成和追求不得的痛苦之情。这首诗激发了读者的共鸣,让人们体验到人生的苦乐。 《长歌行》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黄台瓜辞

唐代 李贤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日出入

两汉 佚名

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
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
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泊如四海之池,遍观是邪谓何?
吾知所乐,独乐六龙,
六龙之调,使我心若。
訾黄其何不徕下。

野田黄雀行

唐代 李白

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
吴宫火起焚巢窠,炎洲逐翠遭网罗。
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