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嗷嗷待哺的空城雀,生计是多么的戚促啊!本与鹪鹩为群,不随凤凰之类逐飞。提携、哺育着四只雏鸟,饮乳常常不足。吃人间的秕糠的时候,常常畏惧乌鸢来抢逐。以涉太行险为耻,羞于相随着覆车粟而飞往食之。天命自有定数,安守着自己的职分,不得不屡屡断绝自己这小小的欲望。
注释:
鹪鹩:鸟名,似黄雀而小。
黄口:雏鸟。
鸢:鹰类的猛禽。
覆车粟:这里运用的是典故,指的是《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的故事,比喻不顾危险而追求自己的利益。
分:名分,职分。
《空城雀》译文及注释详情»
《空城雀》是一首乐府诗,收录于《杂曲歌辞》中。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志向无法实现,又不愿意屈从于权贵之下,只能过着悲苦生活的愤懑和无奈之情。
诗中的“空城雀”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城市象征着繁华和机会,而雀鸟则是自由和活力的象征。然而,诗人却感到自己像一只孤独的雀鸟,被困在空荡荡的城市中,无法展翅高飞。这种形象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困惑。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渴望,但却无法实现。他可能面临着社会的限制和压力,无法追求自己真正的梦想。这种无法伸展志向的困境使诗人感到愤懑和无奈。他不愿意屈从于权贵,不愿意通过投机和钻营来获得成功,因此只能过着悲苦的日子。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和无奈的情绪。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己无法实现理想的痛苦感充斥着诗中的每一个字句。诗人的内心矛盾和挣扎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痛苦和无奈。
通过《空城雀》,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志向无法伸展,又不愿意屈从于权贵的愤懑和无奈之情。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真实的情感,使读者能够共鸣并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空城雀》简析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