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一声春雷,落下绵绵细雨。雨后初晴,阳光投射在刚刚被雨洗过的苍翠碧瓦上。
经历春雨的芍药花上饱含雨露,仿佛含泪的少女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好似无力低垂,惹人怜爱。
注释:
丝:喻雨。
浮瓦:晴光照在瓦上。
霁(jì)光:雨天之后明媚的阳光。霁:雨后放晴。
参差:高低错落的样子。
芍药: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芍药花。
春泪:雨点。
《春日》译文及注释详情»
摄全篇。诗人通过对庭院春景的描绘,展示了对自然界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感受力。诗中的芍药和蔷薇被赋予了拟人的特点,表现出它们的情态和姿态。芍药含泪,蔷薇卧枝,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它们的美丽和柔弱。整首诗以春愁为主题,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愁字,但通过芍药和蔷薇的情态,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
诗中的描写细腻而生动,通过对春雨的描绘,诗人展示了春雨的特色。诗中提到的“一夕轻雷落万丝”,形象地揭示了春雨的轻柔和细腻。而庭院的琉璃瓦在春雨的洗涤下,变得干净透明,晶莹剔透,犹如翡翠般美丽。这些描写使人感受到了春雨后的清新和明媚。
最后两句诗采用了以美人喻花的手法,通过对芍药和蔷薇的描写,表现出它们的美丽和柔弱。芍药含春泪,蔷薇卧晓枝,形象地描绘了它们的情态。这些描写让人想起了《红楼梦》中史湘云醉卧芍药铺的情景,使人感受到了花朵的娇艳和多情。
整首诗以清新婉丽的韵味展示了春雨后的庭院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拟人的手法,使读者感受到了春雨的轻柔和庭院的美丽。诗中的芍药和蔷薇被赋予了情态,展现出它们的美丽和柔弱。整首诗通过对春雨和花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感受力,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多愁善感的性格。
《春日》赏析详情»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他是汉族,出生于北宋高邮(今江苏)人。秦观曾担任太学博士和国史馆编修的官职。
秦观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他所写的诗词风格高古沉重,寄托了自己的身世,深深地触动人心。秦观生前的足迹留下了许多遗迹。例如,浙江杭州有秦少游祠,丽水有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和莺花亭;青田有秦学士祠;湖南郴州有三绝碑;广西横县有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和淮海书院等。秦观的墓地位于无锡惠山之北的粲山上,墓碑上刻有“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此外,还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等与秦观相关的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