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原文赏析

  • mán
    ·
    shuò
    fēng
    chuī
    sàn
    sān
    gēng
    xuě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shuò
    fēng
    chuī
    sàn
    sān
    gēng
    xuě
    qiàn
    hún
    yóu
    liàn
    táo
    huā
    yuè
    mèng
    hǎo
    cuī
    xǐng
    yóu
    hǎo
    chù
    xíng
  • duān
    tīng
    huà
    jiǎo
    zhěn
    pàn
    hóng
    bīng
    báo
    sài
    shēng
    cán
    xīng

原文: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相关标签:记梦思念菩萨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凛冽的北风,将三更天还在飘落的大雪吹得四散飞扬。在梦中,相思之人还在迷恋开满桃花的明月之夜。梦是那么美好,不要催醒他,让他在美好的梦境中多转一转吧。
没有任何征兆,梦中突然听见了画角声,醒来时,泪水已经在枕边结成了薄薄的一层红冰。耳中听到的是塞马的嘶鸣,眼中看到的是斜挂着残星的军中大旗,好一派凄冷而又壮阔的景象。

注释:
朔风:边塞外凛冽的北风。
倩魂:少女的梦魂,典出唐人小说《离魂记》。此处指作者自己的梦魂。
桃花月:即桃月,农历二月桃花盛开,故称。此处代指美好的时光。
由他:任他,听凭他。
好处:指美梦中的景象。
无端:平白无故。
画角:古代乐器,外加彩绘,故称画角,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
红冰:泪水结成的冰,形容感怀之深。《开元天宝遗事》:“贵妃初承恩召,泣涕登车,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塞马:边塞的战马。
大旗:军中的旗帜。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康熙二十一年(1682)的秋天。当时,作者受到命令执行军事侦察任务,正在途中。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他的心中充满了离情别恨的情感,这种情感通过纪梦的艺术手法得以表达。

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了纪梦的手法,通过梦境的描绘来表达他内心深处的离情别恨之情。纪梦是一种古代文学艺术形式,通过梦境的幻化和变幻,将作者的情感和思绪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手法,作者能够更加深刻地表达他在离别时的心情和思念之情。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中还提到了作者执行军事侦察任务的情节。这表明作者在创作这首词的过程中,可能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他可能身处在战争的环境中,面临着离别和别恨的现实。这种背景下,作者的情感更加真实和深刻,使得这首词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总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康熙二十一年秋天,作者在执行军事侦察任务的途中。通过纪梦的艺术手法,他表达了离情别恨的情感。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使得词中的情感更加真实和深刻,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共鸣和感受。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破坏了他们的梦境,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惋惜。而“枕畔红冰薄”则是形容军人在寒冷的夜晚,枕头旁边的被子只有薄薄的一层,无法御寒。这两句描写了军旅征夫在梦境中的幸福与现实中的艰辛的对比,通过画角声的打断,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梦醒不到关山北,眼穿青冢泪阑干”,写出了军旅征夫在梦醒之后的无奈和悲伤。他们无法到达关山北,无法回到故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青冢,流下无尽的泪水。这两句以悲凉的笔调,表达了军旅征夫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与痛苦。整首诗通过对军旅征夫的思乡之情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战争中的艰辛和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思念。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军旅征夫的思乡之情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战争中的艰辛和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思念。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对比,以及画角声的打断,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军旅征夫的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赏析详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秣陵怀古

清代 纳兰性德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

清代 纳兰性德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减字木兰花·断魂无据

清代 纳兰性德

断魂无据,万水千山何处去?没个音书,尽日东风上绿除。
故园春好,寄语落花须自扫。莫更伤春,同是恹恹多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