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原文赏析

  • lín
    jiāng
    xiān
    ·
    zuó
    rén
    céng
    yǒu
    yuē
  • [
    qīng
    dài
    ]
    lán
    xìng
  • zuó
    rén
    céng
    yǒu
    yuē
    yán
    chéng
    lòu
    sān
    gēng
    gōu
    xīn
    yuè
    shū
    xīng
    lán
    yóu
    weì
    qǐn
    rén
    jìng
    shǔ
    kuī
    dēng
  • yuán
    shì
    táng
    fēng
    jiān
    cuò
    jiào
    rén
    hèn
    qíng
    xiǎo
    lán
    gān
    wài
    shēng
    huí
    cháng
    duàn
    chù
    fēng
    dòng
    huā
    líng

原文: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相关标签:写景月夜抒情临江仙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昨夜曾与那人有约,备森严的城内街道空无一人,独自等到三更时分。天上一弯新月,伴着几颗星。纵夜阑灯昏,也难以安然好眠;四周寂静无声,连小鼠也出来窥探。
他一定遭遇了像瞿塘峡的风一样的意外变故,才没来赴约,让人误解他是无情。小栏杆外寂静无声,没有人来,只有几次轻风吹响了护花铃,空留断肠人。

注释:临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词双调六十字,平韵格。
个人:那人。
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
新月:农历每月初出现的弯形的月亮。
鼠窥灯:形容环境寂静荒僻。用秦观《如梦令·遥夜沈沈如水》“梦破鼠窥灯”词意。
瞿唐:即瞿塘,峡名,为长江三峡之首,也称夔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两岸悬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势险峻。号称西蜀门户,峡口有夔门和滟滪堆。
阑干:即栏杆。
护花铃:为保护花朵驱赶鸟雀而设置的铃。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深夜时刻,作者与某人约定会面,然而对方未能如约而至,导致作者无法入眠,于是写下了这首词。这位约定的人很可能是作者的恋人。在陈淏的《精选国朝诗余》中,这首词有一个副题叫做“忆友”,但具体指的是谁并不清楚。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无情的河流,使得他们无法相见。主人公对对方的爽约感到愤怒和失望,但又无法完全抱怨,因为他们之间的感情依然存在。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主人公既喜欢对方,又怨恨对方。

整首词以女子的口吻来表达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更加真实地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她通过描述自己等待的情景,如沙漏滑落的细沙、空无一人的街道和寂静的夜晚,表达了她的孤独和思念之苦。她将一钩新月和疏星的景色与自己的等待相联系,强调了她对约定的渴望和对对方的思念。

然而,对方迟迟未能如约而至,主人公的心情开始犹豫不决。她无法入眠,四周的寂静让她感到更加孤独。在这种寂寞中,她开始为对方寻找爽约的原因,设想对方遭遇了像瞿塘峡的风一样的意外变故。这里的“瞿塘风间阻”不仅是自然界的险阻,更是指人间的难言之隐。通过借用典故,词中融入了深婉的意味和深邃的情感。

最后,主人公自嘲地说:“错教人恨无情。”她认为对方的爽约让她误以为对方无情,但实际上她对对方的思念和遗憾更加强烈。他们之间的感情被一条无情的河流所阻隔,使得他们无法相见。整首词以真切的言辞和动人的情感展现了主人公的喜怨情怀,通过借用典故和深长的情韵,使得词的意境更加深远。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赏析详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照片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是清代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纳兰词”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在满汉融合时期,他所属的贵族家庭的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尽管他曾侍从帝王,但他向往平淡的生活经历。他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上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的词作《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流传至今,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有意境,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表达了人生如初见般美好,为何秋风会悲伤画扇?人心本应不变,却常常易变。这些词句充满了深意,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感慨和思考。

纳兰性德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也经历了个人的起伏和变迁。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词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纳兰性德的生命在1685年结束,他的早逝使他的词作更加珍贵。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清代 纳兰性德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忆王孙·刺桐花底是儿家

清代 纳兰性德

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
睡起重寻好梦赊。
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

生查子·短焰剔残花

清代 纳兰性德

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