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原文赏析

  • cǎi
    sāng
    ·
    tiān
    róng
    shuǐ
    西
    hǎo
  • [
    sòng
    dài
    ]
    ōu
    yáng
    xiū
  • tiān
    róng
    shuǐ
    西
    hǎo
    yún
    xiān
    ōu
    xián
    mián
    yìng
    guàn
    xún
    cháng
    tīng
    guǎn
    xián
  • fēng
    qīng
    yuè
    bái
    piān
    piàn
    qióng
    tián
    shuí
    xiàn
    cān
    luán
    rén
    zài
    zhōu
    zhōng
    biàn
    便
    shì
    xiān

原文: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相关标签:写景写水西湖抒情旷达采桑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湖的风景非常美丽,天空和水面融为一体,景物都非常鲜艳。鸥鸟和白鹭安稳地睡着,它们早已习惯了不停的音乐声。那风和月光的夜晚更加迷人,湖面就像一片铺满白玉的田野,有谁还会羡慕乘鸾飞升成仙呢,此时坐在游船中的人就像是神仙一样!

注释:
云物:指云彩和风景。
琼田:传说中的玉田,指极其美丽的田野。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晚年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和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得以退隐颍州。在这个背景下,他游览了几次,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于是创作了《采桑子》这首词。

欧阳修在官场上经历了多年的努力和辛苦,最终荣升为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学者和政治家。然而,他内心深处一直渴望能够归隐田园,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终于,他得以如愿退隐颍州,远离喧嚣的都市生活,回归自然。

在颍州的生活中,欧阳修多次游览周边的山水名胜,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幻。他看到了桑树丛中的蚕蛹,想起了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和追求。桑树是蚕的食物,蚕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产品之一,也是欧阳修年少时的学问和志向所在。因此,他将自己的思绪和情感融入到了这首《采桑子》中。

《采桑子》通过描绘桑树、蚕蛹和蚕丝的形象,表达了欧阳修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他感叹时光的流逝,人事的更迭,但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这首词既是对欧阳修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表达。

总之,欧阳修晚年的创作背景为他的退隐颍州生活和多次游览所提供了灵感。他通过《采桑子》这首词,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这首词成为了他晚年创作的珍贵之作,展现了他作为文学家和政治家的独特视角和情感。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朴,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词人通过描绘西湖夜景,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生的愉悦,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生活的眷恋。词的上片以鸥鹭闲眠来烘托西湖的恬静脱俗,暗示游客们的高雅脱俗和对西湖的敬畏之情。词的下片则以月下西湖的景色和夜晚泛舟的欢悦之情为主题,通过描绘清风、月光和湖水的美丽,展现了远离尘嚣的境界和心旷神怡的感受。整首词以清新质朴的笔触,展现了作者晚年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照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汉族,出生于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由于吉州原属庐陵郡,他自称“庐陵欧阳修”。他被谥号为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这是对他们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认可。后来,他又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一起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欧阳修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曾担任过宰相和枢密使等重要职位。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法、整顿军队、加强教育等。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欧阳修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细腻为特点,被誉为“欧阳诗风”。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富有感情的笔触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欧阳修对史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他主编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欧阳修于1072年去世,享年66岁。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代 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宋代 欧阳修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答圣俞莫饮酒

宋代 欧阳修

子谓莫饮酒,我谓莫作诗。
花开木落虫鸟悲,四时百物乱我思。
朝吟摇头暮蹙眉,雕肝琢肾闻退之。
此翁此语还自违,岂如饮酒无所知。
自古不饮无不死,惟有为善不可迟。
功施当世圣贤事,不然文章千载垂。
其余酩酊一◇酒,万事峥嵘皆可齐。
腐肠糟肉两家说,计较屑屑何其卑。
死生寿夭无足道,百年长短才几时。
但饮酒,莫作诗,
子其听我言非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