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作》原文赏析

  • mèng
    zhōng
    zuò
  • [
    sòng
    dài
    ]
    ōu
    yáng
    xiū
  • liáng
    chuī
    qiān
    shān
    yuè
    àn
    rén
    bǎi
    zhòng
    huā
  • zhī
    rén
    huàn
    shì
    jiǔ
    lán
    nài
    jiā

原文: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相关标签:秋天夜晚写景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The night is cool like water the moon covers thousands of mountains and the melancholy sound of the flute drifts into the distance. The road is dimly lit with various flowers scattered all over the ground making people's vision blurry.

After playing a game of chess I suddenly realized that the world has changed and I don't know how many years have passed. Borrowing wine to drown my sorrows the wine is gone but I still can't dispel the strong homesickness.

注释:千山:表示山很多。引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棋罢”句:暗指王质的故事。南朝梁代的任昉在《述异记》中说:晋朝时,王质进山采樵,看到两个童子在下棋,他就放下斧头旁观。童子给了王质一个像枣核一样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饥饿。等到一盘棋结束,童子催促他回去,王质一看,自己的斧柄也已经朽烂。回家后,亲朋好友都已去世,世间早已变了样。

酒阑:指酒席即将结束。 《梦中作》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位诗人在梦中所见的景象。这首诗收录在《居士集》卷十二中,根据原注,可以确定这首诗是在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创作的。据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同时创作的。当时,作者因为支持范仲淹主政的庆历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梦中作》创作背景详情»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照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他是汉族,出生于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由于吉州原属庐陵郡,他自称“庐陵欧阳修”。他被谥号为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这是对他们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认可。后来,他又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一起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欧阳修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曾担任过宰相和枢密使等重要职位。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法、整顿军队、加强教育等。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欧阳修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细腻为特点,被誉为“欧阳诗风”。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富有感情的笔触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欧阳修对史学也有重要的贡献,他主编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欧阳修于1072年去世,享年66岁。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猜您喜欢

画地学书

宋代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丰乐亭记

宋代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
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
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
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
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别滁

宋代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