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原文赏析

  • 西
    tài
    gōng
    èr
    shǒu
  • [
    sòng
    dài
    ]
    wáng
    ān
    shí
  • liǔ
    míng
    tiáo
    绿
    àn
    huā
    luò
    hóng
    hān
  • sān
    shí
    liù
    beī
    chūn
    shuǐ
    bái
    tóu
    xiǎng
    jiàn
    jiāng
    nán
    sān
    shí
    nián
    qián
    xiōng
    chí
    dōng
    西
  • jīn
    chóng
    lái
    bái
    shǒu
    xún
    chén

原文: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相关标签:写景回忆乡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浓密的柳叶深处,蝉儿正在鸣叫,落日映照下的莲花颜色更加红艳夺目。
看着池塘中的春水,让已经满头白发的我回想起了江南水乡的春天。

注释:
西太一宫:道教庙宇,宋仁宗天圣年间所建。洪迈《容斋三笔》:西太一宫,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西南八角镇。
鸣蜩(tiáo):鸣蝉。
酣:浓透。“柳叶”二句:一作“草色浮云漠漠,树阴落日潭潭”。
三十六陂(bēi):池塘名,在汴京附近。陂:池塘。江南扬州附近也有三十六陂,故诗中云“想见江南”。春水:一作“流水”。
持:携带。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公元1068年(北宋神宗熙宁元年)诗人到京城后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壁上的作品,即所谓题壁诗。在这初游与重游的漫长岁月里,诗人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和困境。首先,他失去了双亲,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其次,家庭也发生了变故,可能是因为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导致了家庭的不稳定和不幸。此外,国家的局势也不容乐观,国事难为,这使得诗人对社会的现状感到忧虑和无奈。最后,诗人在事业上也没有取得什么成绩,这让他对自己的能力和前途产生了怀疑和焦虑。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重游西太一宫,看到了曾经熟悉的景物和墙壁上的题壁诗。这些景物和诗句勾起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他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无力。然而,他并没有沉溺于悲伤和绝望,而是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两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凸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乐观,以及他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题壁诗的方式,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留在了这个历史的角落,也让后人能够感受到他的心声和对生命的独特见解。这组诗不仅是诗人个人经历的抒发,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第二首诗以回忆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的眷恋之情。首句“三十年前此地”,通过时间的指代,将诗人带回到了三十年前的西太一宫。接下来的几句“父兄持我,共游西太一宫”,描绘了当年诗人与父兄一同游览西太一宫的情景。这里的“持我”一词,既表达了父兄对诗人的关爱和照顾,也暗示了诗人当时的年幼和无忧无虑。

接下来的几句“石阶斜日,金碧辉煌”,通过描写景物的方式,展现了西太一宫的壮丽景色。石阶斜日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了阳光的斜照和宫殿的庄严。金碧辉煌的描绘,则表现了宫殿的华丽和富丽堂皇。

最后一句“今昔对比,无限眷恋”,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当年与父兄一同游览西太一宫的美好回忆的眷恋之情。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诗中的情感更加深刻动人。

整首诗以叙述的方式,通过描写景物和回忆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眷恋之情。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共鸣和思考。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照片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您喜欢

云鬟烟鬓与谁期

宋代 王安石

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
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

读史

宋代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

宋代 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