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发崇让宅紫薇》原文赏析

  • lín
    chóng
    ràng
    zhái
    weī
  • [
    táng
    dài
    ]
    shāng
    yǐn
  • shù
    nóng
    姿
    kàn
    lái
    qiū
    tíng
    leì
    qīng
  • xiān
    yáo
    luò
    yìng
    weí
    yǒu
    bié
    xiū
    gēng
    kaī
  • táo
    suí
    hán
    qíng
    lòu
    jǐng
    liǔ
    mián
    xiāng
    zhāng
    tái
  • tiān
    jiǎo
    tóng
    róng
    xiè
    yào
    gēn
    shàng
    yuàn
    zaī

原文: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
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
桃绥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株孤独的紫薇,在秋天深深的庭院中怒放开来,千娇百媚。细蒙蒙的暮雨好像尘埃一样。紫薇花不急于凋谢,是在等待欣赏它的人来。现在赏花的人即将离去,花也不必再开放了。桃花深情地依偎在紫薇旁边的露井上,轻柔婉媚的柳条对紫薇之间的思念竟然隔着幸台。即使花开在天涯海角,也会有荣耀和凋谢,又何必非要移植到上林苑中呢?

注释:
发:出发。
祟让宅:王茂元所居之宅,在洛阳。
紫薇:落叶小乔木,夏秋之际开花,花色为紫红色或白色,又称为“百日红”。
浓姿:花树盛开的姿态。
轻埃:细小的灰尘,比喻蒙蒙细雨。
摇落:零落、凋谢。
桃绥:桃花,绥是丝带,形容桃花的光泽。
露井:没有益处的井。
柳绵:柳条,绵即丝绵,形容柳条的柔软。
章台:战国时期秦宫的名字,在陕西长安县故城西南隅,台下有章台街。唐代韩翃有一位姬柳氏,安史之乱中四散逃亡,出家为尼,韩翃派人寄诗问道:“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上苑:上林苑。位于长安城的西边,最初是秦朝时的旧苑,汉武帝重新扩建,周围有广阔的三百里。《西京杂记》中记载:“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余种植其中。” 《临发崇让宅紫薇》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李商隐的身份和他对崇让宅的熟悉程度。李商隐是王茂元的女婿,因此对崇让宅中的一切非常熟悉。在公元841年的会昌元年,王茂元被任命为忠武节度使和陈许观察使,治所在陈州(今河南淮阳县)。秋天,李商隐受到邀请前往陈许担任掌书记。这首诗是在李商隐离开洛阳崇让宅前夕,秋雨中观赏紫薇花而产生的感慨之作。 《临发崇让宅紫薇》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一位被命运抛弃的诗人。整首诗以秋庭幕雨为背景,通过描绘一树浓花鲜艳的紫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望。诗中使用了明暗对比的手法,将诗人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形象化,使情感更加抑扬起伏。首联写出了诗人独自欣赏紫薇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紫薇的寂寥无人欣赏。颔联中,诗人认为紫薇未摇落是为了他而开,但他即将离开此地,无人赏花,因此希望紫薇不要再开放。颈联通过对比桃树和柳树与紫薇的生长环境,突出了紫薇的落寞无主之状。尾联中,诗人认为桃柳与紫薇既然同样经历了荣谢,就没有必要以“移根上苑”为幸运,这里作者以紫薇自喻,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愤激。整首诗写得含蓄蕴藉,情意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梦境的执着。 《临发崇让宅紫薇》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照片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郑州荥阳,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他的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被誉为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为他们的诗文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所以被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然而,他的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理解,因此有人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他的诗歌很受欢迎,但很少有人能够解读其中的含义。

由于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他的作品收录在《李义山诗集》中。李商隐去世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猜您喜欢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唐代 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日射

唐代 李商隐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碧城三首

唐代 李商隐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
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