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原文赏析

  • huí
    zhōng
    dān
    weí
    suǒ
    bài
    èr
    shǒu
  • [
    táng
    dài
    ]
    shāng
    yǐn
  • xià
    yuàn
    nián
    weì
    zhuī
    西
    zhōu
    jīn
    xiāng
  • shuǐ
    tíng
    hán
    yóu
    zài
    luó
    jiàn
    chūn
    xiāng
    nuǎn
    zhī
  • dié
    yīn
    qín
    shōu
    luò
    ruǐ
    yǒu
    rén
    chóu
    chàng
    yáo
    weí
  • zhāng
    tái
    jiē
    fāng
    feī
    bàn
    qiě
    wèn
    gōng
    yāo
    sǔn
    zhī
    làng
    xiào
    liú
    huā
    chūn
    xiān
    líng
    luò
    gēng
    chóu
    rén
  • pán
    bèng
    leì
    shāng
    xīn
    shǔ
    jǐn
    jīng
    xián
    mèng
    pín
  • wàn
    chóng
    yīn
    feī
    jiù
    nián
    shēng
    shǔ
    liú
    chén
  • qián
    jūn
    huí
    bìng
    jiào
    jīn
    cháo
    fěn
    tài
    xīn

原文: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有人惆怅卧遥帷。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相关标签:咏物写花牡丹感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其一:
在曲江林苑往年不可回忆,在西州今天忽然相互盼望。
水边亭台幕天大雨春寒之气还存在,丝罗褥子春天散香虽温暖让人没感知。
飞舞的蝴蝶专注采收落花之粉,美人在远处忧愁地卧在帷幕中。
长安章台街里还有其他花朵为伴,暂且问您牡丹花如楚宫女的细腰在风雨后又减损多少枝?

其二:
不要笑石榴花盛开迟而赶不上芳春,牡丹春过早地凋落更是愁人。
它那花冠如洁白的玉盘,泪珠飞溅,伤心屡屡;无情风雨像急奏的锦瑟,繁弦促柱,破梦频频。
万里阴云密布,已不是过去花圃,一年美好生机,早付与污泥流尘。
在前溪舞歇歌残后您若再回头看看,定会感觉到今朝风雨里牡丹的娇美姿容正奇新。

注释:
回中:回中有二,一为汧之回中,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北;一为安定之回中,在今甘肃固原县。诗题所称回中,指后者。牡丹,富贵花,阴历二、三月开。
下苑:指汉代的宜春下苑。唐时称曲江池。追:回忆。
西州:地名,指安定郡。相期:期待;相约。
水亭:临水的亭子。
罗荐:丝绸褥子。
殷勤:情意恳切。
章台:战国时秦宫中台名。
宫腰:语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浪笑:漫笑。榴花:石榴花。
先期:约定日期之前;在事情发生或进行之前。零落:凋谢。
玉盘:指牡丹花冠。似为白牡丹。据《洛阳花木记》记载,牡丹有叫玉盘妆的。玉盘也可能仅指形状。
旧圃:指往日曲江之花圃。
流尘:飞扬的尘土。
粉态:娇美的姿容。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的暮春时节。李商隐在长安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但遗憾地落第。他决定离开长安返回自己的家乡径原。途中,他经过回中(今甘肃固原境内)时,遭遇了一场苦雨天气。这时,院子里的牡丹花刚刚绽放,却被狂风暴雨打落。李商隐回忆起过去的经历,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他借牡丹花来表达自己的悲愤和对人生的思考,写下了《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这首诗。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高雅,情感深沉。诗人通过描写牡丹在雨中凋谢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过去辉煌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第一首诗以曲江苑圃和西州水亭为对比,展现了诗人沦落天涯的悲愤之情。第二首诗则以牡丹凋谢为象征,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失意和遭遇。整体而言,这两首诗以咏物的形式,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示了他对人生起伏的思考和感慨。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照片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郑州荥阳,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他的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被誉为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为他们的诗文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所以被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然而,他的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理解,因此有人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他的诗歌很受欢迎,但很少有人能够解读其中的含义。

由于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他的作品收录在《李义山诗集》中。李商隐去世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猜您喜欢

巴江柳

唐代 李商隐

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
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

为有

唐代 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石榴

唐代 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