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原文赏析

  • shí
    liú
  • [
    táng
    dài
    ]
    shāng
    yǐn
  • liú
    zhī
    ē
    nuó
    liú
    shí
    fán
    liú
    qīng
    míng
    liú
    xiān
  • xiàn
    yáo
    chí
    táo
    shù
    táo
    hóng
    jiá
    qiān
    nián

原文: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相关标签:女子爱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碧绿的石榴树优美地迎风摇曳,鲜红的石榴果像挂满了灯笼。果实内部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像白玉一样的石榴子鲜美而整齐。

瑶池的碧桃树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哪里能比得上石榴树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碧桃虽然美丽,但结果需要经历千年的时间,而石榴每年都能带来农家小院的欢声笑语。

注释:石榴是一种从西域引进中原的落叶乔木或灌木。
“榴膜”句指的是石榴夏季开花后,果实外部形成的一层坚硬的外皮。果实内部由薄膜状的心皮壁隔离为数个室,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因此称为“榴子鲜”。
“瑶池”句指的是《汉武内传》中的故事,西王母命仙女索取桃子,但武帝收集了五颗桃核,想要种植。西王母告诉他:“这种桃子每三年结果一次,中夏地土质薄,种植不会生长。”所以“瑶池碧桃”指的是这个故事中的桃树。可羡指的是何必羡慕,又何必羡慕。
碧树是传说中生长在仙山上的奇特树木。 《石榴》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唐朝时期女皇武则天对石榴的喜爱,以及石榴在当时的繁荣发展。在长安城,石榴树遍布近郊,形成了一片石榴花盛景。同时,杨贵妃在华清宫时,欣赏石榴花的美丽,使得石榴被赋予了“贵妃花石榴”的美名。因此,在李商隐生活的唐代,石榴成为了美丽女子和纯洁爱情的象征。《石榴》这首诗也是李商隐为了表达对爱情的情感而创作的。 《石榴》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石榴》是一首赞美石榴的诗歌,通过描绘石榴的美丽和丰富,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女子和纯洁爱情的赞美和向往。然而,尽管石榴比碧桃还要美丽娇艳,却也无法保持永恒的美丽。这首诗既是对生命的挽歌,也是对爱情的悼亡诗。

诗中的“榴”字出现了四次,分别写了石榴的枝、实、膜、子,突出了石榴的美艳。读来仿佛春风扑面而来,不仅上下句复辞,联内也复辞。与之相对的是“碧桃”,这两个词并列出现,深深地叹息了人间红颜易逝的事实。只有真诚和美好的情感才能真正地保持永恒,如同“碧桃红颊一千年”。

在艺术特色上,这首诗运用了复词重言的手法,使节奏回环,词脉婉曲。诗人李商隐写过许多类似的诗歌,有同步往复的,有同句双步往复的,还有同联内前后一次单复的,同联前后蝉联的,以及同一联前后句首尾衔顾的。然而,《石榴》这首诗内多次连环回复,大小回环相套,读来意韵连绵,回味无穷,绕梁三日,挥之不去。

总的来说,《石榴》这首诗通过描绘石榴的美丽和丰富,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女子和纯洁爱情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反思了人间红颜易逝的事实。诗歌运用了复词重言的手法,使节奏回环,词脉婉曲,给人以深深的印象。这首诗读来意韵连绵,回味无穷,令人难以忘怀。 《石榴》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照片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郑州荥阳,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他的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被誉为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为他们的诗文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所以被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然而,他的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理解,因此有人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他的诗歌很受欢迎,但很少有人能够解读其中的含义。

由于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他的作品收录在《李义山诗集》中。李商隐去世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猜您喜欢

离思

唐代 李商隐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
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荆门西下

唐代 李商隐

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
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险巇。
骨肉书题安绝徼,蕙兰蹊径失佳期。
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银河吹笙

唐代 李商隐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
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