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江上风浪非常危险,从江陵向西,江水蜿蜒北流,夜间南风猛烈,船行速度很快。从荆门回望荆州,已经是夏天的云雾笼罩,清晰难辨。
在人生的半个世纪里,千万不要轻视离别,因为尽管我们不愿意分离,上天从未给予我们完全的满足。
家里的人写信来嘱咐我要安心在边塞供职,不要牵挂。但是我怎么能不想到,在那条挂满蕙兰的家园小径上,再也没有共度美好时光的快乐了。
船向东行,前面就是辽阔的洞庭湖了。想到那里一定是波涛汹涌,湖水宽广深邃,蛟龙作恶。因此,我羡慕杨朱因为面临岔路而悲伤。
注释:荆门:州名,楚地,汉为南郡地。唐贞元置县,属江陵府。
一叶:一叶扁舟。
夏云:夏口之云。
险巇(xī):危险。
绝徼(jiào):绝域,极远之边塞。
蛟龙:古代传说中藏在深水中的动物,能引发洪水,兴风作浪。
杨朱泣路岐:意为对杨朱处在陆地多遇岔路表示羡慕,语外寄托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
《荆门西下》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当时唐宣宗刚刚登基,开始实行会昌之政。会昌之政导致李德裕被任命为太子少保司东都,而李党的成员大多被贬逐。其中,给事中郑亚被调任为桂州刺史和桂管防御观察使,而诗人则被辟入幕掌书记。诗人在这个职位上亲眼目睹了会昌旧臣们一个个被贬逐的情景,对此感到愤愤不平。在随郑亚赴任的途中,诗人又遇到了危险的境地,这进一步加深了他的感触。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荆门西下》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诗以描绘江上行舟的情景为开篇,通过描述江风和船行的困顿,营造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氛围。诗人回望荆州,感叹人生的离别之苦,表达了对未知前途的担忧和无奈。接着,诗人回忆起家庭和亲人,感到无限惆怅。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未来,感到前途艰险,茫然无措。整首诗情感起伏跌宕,错落婉曲,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荆门西下》赏析详情»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郑州荥阳,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他的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被誉为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为他们的诗文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所以被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然而,他的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理解,因此有人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他的诗歌很受欢迎,但很少有人能够解读其中的含义。
由于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他的作品收录在《李义山诗集》中。李商隐去世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