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宫燕》原文赏析

  • suí
    gōng
    yàn
  • [
    táng
    dài
    ]
  • yàn
    shāng
    jiù
    guó
    chūn
    gōng
    huā
    luò
    chéng
    chén
  • cóng
    fēng
    guāng
    hòu
    feī
    lái
    jiàn
    rén

原文: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相关标签:写鸟吊古伤今

译文及注释

译文:燕语呢喃声声,好似在伤感旧日的朝庭之春,官花寂寞开放,凋落后旋即化作泥尘。自从国亡之后,关闭了这风光绮丽的官庭,燕子啊,几个年度飞来都见不到人。

注释:隋宫:指汴水边隋炀帝的行宫,当时已荒废。
旧国:指隋朝。
旋落:很快飘落。“旋落”一作为“一落”。
一闭风光:指隋亡后,行宫关闭。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燕语呢喃声声(yān yǔ ní nán shēng shēng):燕子的鸣叫声,连绵不断。
官花(guān huā):指行宫中的花卉。
寂寞(jì mò):孤独冷落。
化作(huà zuò):转变成。
泥尘(ní chén):尘土。
国亡(guó wáng):指国家灭亡。
风光绮丽(fēng guāng qǐ lì):美丽壮丽的景色。
官庭(guān tíng):行宫。
几个年度(jǐ gè nián dù):几年的时间。
一闭(yī bì):一关上。
《隋宫燕》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隋炀帝在行宫被宇文化及用白绢缢死的事件。隋炀帝的行宫被称为“隋宫”,位于江都。由于隋炀帝的昏庸无道,隋宫成为了他专制腐败、迷于声色的象征。在贞元十六年(800),诗人李益在游历扬州时,看到了当年炀帝行宫的遗迹,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怀古诗。 《隋宫燕》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主要讲述了李益的《隋宫燕呢喃》一诗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首先,文章提到了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耗费大量民力、财力游玩江都,最终导致亡国丧身。因此,隋宫成为了专制腐败、迷于声色的象征。李益在诗中通过代燕说话的巧妙构思,抒发了对古代和现实的伤感之情。

诗中的“燕语如伤旧国春”描绘了目睹过隋宫盛事的燕子正在低语,似乎为逝去的春天和旧国而感伤。这种感伤是由眼前的情景所引起的。诗中提到,“宫花旋落已成尘”,隋宫的宫花虽然依旧盛开,但转眼就凋谢了,化为泥土,无人问津。而且这种景象已经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多次重复。燕子感伤至此,更加凸显了人们的伤感之情。这种写法含蓄而空灵,给人以深层次的感受。

文章指出,虽然现实中并没有如此多情善感、能“伤旧国”之“春”的燕子,但读者并不觉得诗中的情节荒诞,反而认真地去欣赏和体味。因为诗中虚中有实,幻中见真。隋宫确实曾经有过繁华的春天,而后一闭风光,蔓草萋萋。春天到来时,燕子归来,相对呢喃如语。这些都是现实中的真实情景。尽管隋宫已经荒凉破败,但隋宫燕却依然年年如期而至。燕子衔泥筑巢,所以宫花凋落,旋成泥土,也很能反映燕子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感。燕子要巢居在屋内,自然会留意巢居的屋子有没有人。这些都是现实中的真实情景。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隋宫的衰飒和春燕归巢联系起来,将燕子的特征和活动化为具有思想内容的艺术形象。这种虚实相成,有无互立的境界,增强了诗的表现力,给人以更美、更新鲜、更富情韵的艺术享受。

总的来说,李益的《隋宫燕呢喃》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细腻的描写,将隋炀帝专制腐败、迷于声色的隋宫与燕子的特征和活动相联系,抒发了对古代和现实的伤感之情。这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感人,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隋宫燕》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李益的照片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是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居河南郑州。他于大历四年(769年)中进士,最初任职于郑县尉,但长期未能升迁。直到建中四年(783年),他才登上书判拔萃科的职位。然而,由于仕途上的挫折,他最终放弃了官职,在燕赵一带四处漫游。

李益以边塞诗而闻名于世,尤其擅长写七绝。他的诗作以描绘边塞风光和边塞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边塞士兵和边塞生活的赞美和思考。他的诗作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关于李益的出生和死亡,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具体的时间并不清楚。根据现有的资料,他大约出生于750年左右,去世于830年左右。这段时间正好是唐代的盛世时期,他的诗作也正好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猜您喜欢

哀王孙

唐代 杜甫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燕子来舟中作

唐代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阮郎归·柳阴庭院占风光

宋代 曾觌

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
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