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鉴赏文章主要介绍了一首诗的背景和意义。诗中以唐太宗设立文学馆为开端,描述了十八名文官轮流宿于馆中,讨论政事和典籍的情景。诗人通过比喻将这些学士比作登瀛洲的仙境之人,突显了他们获得殊荣的壮丽景象。接着,诗人将今朝宴会比喻为晋慧远集结白莲社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宴会的高雅和文化氛围。诗的结尾部分描述了宴会中演奏《胡笳十八拍》的琴曲,以及品尝荔枝的情景,以此来增加宴会的乐趣和气氛。整首诗通过运用比喻和典故,展现了宴会的高雅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宴会的赞美和享受。 《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鉴赏详情»
张孝祥(1132年-1169年)是宋朝的一位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他是汉族,出生在简州(今属四川)的明州鄞县。
张孝祥的才思敏捷,词作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他的词集包括《于湖集》40卷和《于湖词》1卷。他对苏轼非常敬仰,每次写诗或文章时,都会询问门人:“与东坡相比如何?”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关于张孝祥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并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