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原文赏析

  • jīng
    xià
    qiáo
    huái
    怀
    zhāng
    fáng
  • [
    táng
    dài
    ]
    bái
  • fáng
    weì
    xiào
    chǎn
    weí
    jiā
  • cāng
    hǎi
    zhuàng
    shì
    zhuī
    qín
    làng
    shā
  • bào
    hán
    suī
    chéng
    tiān
    jiē
    zhèn
    dòng
  • qián
    yóu
    xià
    yuē
    feī
    zhì
    yǒng
  • lái
    qiáo
    shàng
    huái
    怀
    qīn
    yīng
    fēng
  • weí
    jiàn
    liú
    shuǐ
    céng
    huáng
    shí
    gōng
  • tàn
    rén
    xiāo
    tiáo
    kōng

原文: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相关标签:咏史怀古写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当张良还是年轻人时,未能实现自己像虎啸一样的雄心壮志,为了寻找刺客而不顾一切破产败家。他从沧海公那里得到一名壮士,用金椎狙击秦始皇在博浪沙。虽然这次刺秦的复仇行动没有成功,但他的名声因此在天下震动。他逃避追捕时曾经经过下邳,怎么能说他在智勇双全上稍差呢?今天我怀着对古代的怀念来到圯桥上,更加钦羡张良的英俊和英勇。圯桥下只有碧绿的流水,而不知道黄石公如今在哪里?我站在桥上叹息张良已逝,徐州和泗州从此变得萧条空虚。

注释:下邳是古代的一个县名,位于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邳州界。圯桥是古代的一个桥名,遗址位于今睢宁县北古下邳城东南的小沂水上。张子房即张良,字子房,是辅佐刘邦打天下的重要谋臣,在帮助刘邦建立汉朝后,被封为留侯。虎啸是比喻英雄得志的意思。博浪沙位于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黄石公是秦时的隐士。相传张良刺秦始皇不中,逃避追捕时在下邳圯上遇到一个老人,老人授予他《太公兵法》,说:“读了这本书,你将成为王者的师傅。十年后会兴起,十三年后你会在我所在的谷城山下见到我。”十三年后,张良跟随汉高祖经过济北,果然见到了谷城山下的黄石,他将黄石祭祀起来,后世称这个在圯上的老人为黄石公。徐泗指的是徐州和泗州。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诗人李白对于张良的倾慕之情以及他在河南道泗州访寻英雄遗迹的经历。在诗人经过下邳圯桥时,他听闻了关于张良遇到老师黄石公的传说,于是他在这个地方停留了很长时间,感慨万分地写下了《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这篇怀古之作。

张良是被誉为“兴汉三杰”之一的英雄人物,他的英勇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李白。因此,李白决定亲自前往河南道泗州,寻找张良的遗迹,以表达自己对他的敬仰之情。

在他的旅途中,李白经过了下邳圯桥,这个地方据说是张良遇到他的老师黄石公的地方。这个传说让李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决定在这里停下来,感受一下张良当年的心境。

在圯桥旁边,李白静静地坐下来,回想起了张良的传奇经历。他想象着张良当年在这里与黄石公相遇的情景,思考着他们之间的师徒情谊。这些思绪和情感涌上心头,李白不禁感慨万分。

于是,他拿起笔,开始写下了《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这篇怀古之作。在这首诗中,李白表达了对张良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英雄事迹的赞叹和思考。

整个创作背景描述了李白对张良的倾慕之情以及他在寻找英雄遗迹的旅程。通过这篇诗歌,李白将自己的思绪和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张良的敬仰和对英雄事迹的赞叹。这篇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了解《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这首诗的背景和情感基础。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张良为主题,通过叙述他的事迹和评价来展现他的英雄形象。诗的开头用“虎啸”二字来指代张良的英勇事迹,但却用“未”字将其一笔带过,只从张良发迹前开始叙述。张良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韩国宰相,秦灭韩后,张良立志报仇,并用家财雇佣客人刺杀秦皇。诗中的“破产不为家”五字,点出了张良豪侠仗义、与众不同的品质。后两句描写了他椎击秦始皇的壮举。诗人将这一小节简洁地表达为“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接下来的一句“报韩虽不成”,表达了对力士椎击秦始皇时误中副车的遗憾。秦皇帝因此感到恐惧,立即“大索天下”,而张良的英勇胆略使得“天地皆振动”。接下来的两句“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描述了张良改名潜匿下邳,并省略了他受黄石公书的经历,只用一个“智”字点明。通过改用反问的手法,使文气跌宕,不平铺直叙。最后两句“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通过圯桥的古迹将现实与古人结合起来。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也有像张良一样具有英风的人,只是没有像黄石公那样的人才被发现和培养。整首诗通过叙述和评价张良的事迹,展现了他的英雄形象,并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时代的思考。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过五丈原 / 经五丈原

唐代 温庭筠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营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江间作四首·其三

宋代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鲁连台

清代 屈大均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
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