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怒耕柱子》原文赏析

  • gēng
    zhù
  • [
    xiān
    qín
    ]
    zhuàn
  • gēng
    zhù
  • gēng
    zhù
    yuē
    rén
    yuē
    jiāng
    shàng
    tài
    xíng
    niú
    jià
    jiāng
    shuí
    gēng
    zhù
    yuē
    jiāng
  • yuē
    gēng
    zhù
    yuē
  • yuē
    weí
    zhī
  • gēng
    zhù

原文: 墨子怒耕柱子。
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
”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 :“骥足以策。
” 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
”耕柱子悟。


相关标签:初中文言文寓理教育故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墨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感到生气,耕柱子说:“我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墨子说:“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好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将鞭打哪个?”耕柱子说:“那我当然鞭打好马了。”墨子说:“为什么要鞭打好马呢?”耕柱子说:“好马值得我去鞭打。”墨子说:“我也认为你值得我鞭策,所以生气。”耕柱子醒悟了。

注释:
墨子:原名墨翟,战国时墨家学派创始人,“子”是“先生”的意思。《墨子》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所作。
耕柱子:墨子的门生。
怒:对......感到生气。
愈于人:比别人好。愈:超过,胜过。
将:准备。
太行:山名,绵延陕西、河北、河南三省的大山脉。
骥:好马。
谁策:即“策谁”,赶哪一种(指骥或牛)。
策:驱策。
何故:为什么。
足:值得。
责:鞭责鞭策。
悟:明白。
子:你。
以:以为;用来。 《墨子怒耕柱子》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这篇古文是墨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的批评。墨子通过比喻马和牛的能力,告诫耕柱子要像马一样有能力上太行山,勉励学生不断进步,能够真正承担得起责任。

墨子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没有太多的文采,也不像庄子那样喜欢讲寓言故事,但他的话语逻辑性很强。他认为过于追求文采会使听者迷失于辞藻之中,而忽略了核心的理念。因此,墨子强调自己的表达和传播方式应该简洁明了。本文体现了墨子直截了当的说话方式,这也反映了墨子是一个光明磊落、坦诚直率的人。

通过这篇古文,我们可以看出墨子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他希望学生能够不断进步,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墨子用马和牛的比喻,强调了马的能力和进取心,鼓励学生要像马一样积极向上。这种直接的批评方式,展示了墨子对学生的关心和期待。

总之,这篇古文通过墨子对耕柱子的批评,传达了墨子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墨子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强调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这篇古文展示了墨子光明磊落、坦诚直率的人格特点。 《墨子怒耕柱子》简析详情»

猜您喜欢

韩琦大度

未知 佚名

韩魏公在大名日,有人献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
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
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
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
”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重厚如此。

王翱秉公

明代 王翱

王翱一女,嫁于畿辅某官为妻。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
恚而语妻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何吝者?”女寄言于母。
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
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
婿竟不调。

人有负盐负薪者

唐代 李延寿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
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
久未果,遂讼于官。
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