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墨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感到生气,耕柱子说:“我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墨子说:“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好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将鞭打哪个?”耕柱子说:“那我当然鞭打好马了。”墨子说:“为什么要鞭打好马呢?”耕柱子说:“好马值得我去鞭打。”墨子说:“我也认为你值得我鞭策,所以生气。”耕柱子醒悟了。
注释:
墨子:原名墨翟,战国时墨家学派创始人,“子”是“先生”的意思。《墨子》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所作。
耕柱子:墨子的门生。
怒:对......感到生气。
愈于人:比别人好。愈:超过,胜过。
将:准备。
太行:山名,绵延陕西、河北、河南三省的大山脉。
骥:好马。
谁策:即“策谁”,赶哪一种(指骥或牛)。
策:驱策。
何故:为什么。
足:值得。
责:鞭责鞭策。
悟:明白。
子:你。
以:以为;用来。
《墨子怒耕柱子》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古文是墨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的批评。墨子通过比喻马和牛的能力,告诫耕柱子要像马一样有能力上太行山,勉励学生不断进步,能够真正承担得起责任。
墨子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没有太多的文采,也不像庄子那样喜欢讲寓言故事,但他的话语逻辑性很强。他认为过于追求文采会使听者迷失于辞藻之中,而忽略了核心的理念。因此,墨子强调自己的表达和传播方式应该简洁明了。本文体现了墨子直截了当的说话方式,这也反映了墨子是一个光明磊落、坦诚直率的人。
通过这篇古文,我们可以看出墨子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他希望学生能够不断进步,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墨子用马和牛的比喻,强调了马的能力和进取心,鼓励学生要像马一样积极向上。这种直接的批评方式,展示了墨子对学生的关心和期待。
总之,这篇古文通过墨子对耕柱子的批评,传达了墨子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墨子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强调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这篇古文展示了墨子光明磊落、坦诚直率的人格特点。
《墨子怒耕柱子》简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