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王不许请隧》原文赏析

  • xiāng
    wáng
    qǐng
    suì
  • [
    xiān
    qín
    ]
    míng
  • jìn
    wén
    gōng
    dìng
    xiāng
    wáng
    jiá
    wáng
    láo
    zhī
    qǐng
    suì
    yān
  • wáng
    yuē
    xiān
    wáng
    zhī
    yǒu
    tiān
    xià
    guī
    fāng
    qiān
    weí
    diàn
    gòng
    shàng
    shān
    chuān
    bǎi
    shén
    zhī
    beì
    bǎi
    xìng
    zhào
    mín
    zhī
    yòng
    dài
    tíng
    zhī
    huàn
  • jūn
    fēn
    gōng
    hóu
    nán
    shǐ
    使
    yǒu
    níng
    shùn
    tiān
    féng
    zaī
    hài
  • xiān
    wáng
    yǒu
    lài
    yān
    neì
    guān
    guò
    jiǔ
    wài
    guān
    guò
    jiǔ
    pǐn
    gòng
    geǐ
    shén
    ér
    gǎn
    yàn
    zòng
    ěr
    xīn
    luàn
    bǎi
    weí
    shì
    shēng
    zhī
    cǎi
    zhāng
    lín
    cháng
    bǎi
    xìng
    ér
    qīng
    chóng
    zhī
    wáng
    zhī
    yǒu
    jīn
    tiān
    jiàng
    huò
    zaī
    zhōu
    shì
    rén
    jǐn
    shǒu
    yòu
    nìng
    qín
    shū
    ér
    bān
    xiān
    wáng
    zhī
    shǎng
    shū
    shí
    yìng
    qiě
    zēng
    feī
    rén
    rén
    gǎn
    yǒu
    xiān
    mín
    yǒu
    yán
    yuē
    gǎi
    gǎi
    xíng
  • shū
    ruò
    néng
    guāng
    gēng
    xìng
    gǎi
    chuàng
    zhì
    tiān
    xià
    xiǎn
    yōng
    ér
    suō
    beì
    zhèn
    bǎi
    xìng
    rén
    liú
    zhī
    yǒu
    ruò
    yóu
    shì
    xìng
    shàng
    jiāng
    liè
    weí
    gōng
    hóu
    xiān
    wáng
    zhī
    zhí
    weì
    gǎi
  • shū
    mào
    zhāo
    míng
    jiāng
    zhì
    gǎn
    láo
    biàn
    qián
    zhī
    zhāng
    tiǎn
    tiān
    xià
    ruò
    xiān
    wáng
    bǎi
    xìng
    zhèng
    lìng
    zhī
    weí
    ruò
    rán
    shū
    yǒu
    ér
    suì
    yān
    ān
    néng
    zhī
    zhī
    wén
    gōng
    suì
    gǎn
    qǐng
    shòu
    ér
    hái

原文: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
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
先王岂有赖焉?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祇而已,岂敢厌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今天降祸灾於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而缩取备物,以镇抚百姓,余一人其流辟於裔土,何辞之有与?若犹是姬姓也,尚将列为公侯,以复先王之职,大物其未可改也。
叔父其茂昭明德,物将自至,余何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与百姓何?何政令之为也?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劝告寓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晋文公使周襄王在郏邑恢复王位,襄王拿块土地酬谢他。晋文公辞谢,要求襄王允许他死后埋葬用天子的隧礼。襄王不许,说:“从前我先王掌管天下,划出方圆千里之地作为甸服,以供奉天帝和山川百神,以供应百姓兆民的用度,以防备诸侯不服朝廷或意外的患难。其余的土地就平均分配给公侯伯子男,使人们各有地方安居,以顺应天地尊卑的法则,而不受灾害。先王还有什么私利呢?他宫内女官只有九御,宫外官员只有九卿,足够供奉天地神灵而已,岂敢尽情满足他耳目心腹的嗜好而破坏各种法度?只有死后生前衣服用具的色彩花纹有所区别,以便君临天下、分别尊卑罢了。此外,天子还有什么不同?
现在上天降祸周朝,寡人也只是谨守先王故府的遗规,加以自己无能,不得不麻烦叔父;如果再分出先王的大礼来报答寡人的私德,那么,叔父也会厌恶寡人,责备寡人了。否则,寡人岂敢有所吝惜?前人说过:‘身上的佩玉改了样,走路的气派不一样。’如果叔父能发扬伟大的美德,改姓换代,开创一统天下的大业,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自然可用天子的服饰文采以安抚百姓,寡人也许会流放边疆,还有什么话可说?如果叔父仍保持姬姓,位列公侯,以恢复先王规定的职分;那么,天子所用的大礼就不可更改了。叔父还是努力发扬德行吧,您所需要的事物自然会来的。就算我敢因酬私德而改变先王的制度,从而玷辱了天下,又如何对得起先王和百姓?又如何推行政令?否则,叔父有的是土地,就是开通墓道举行隧礼,寡人又从何知道呢?

注释:
①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襄王:周襄王。郏:今河南洛阳西。
②隧:掘墓道安葬。古时天子的葬礼。
③甸服:国都近郊之地。
④不庭:不来进贡。不虞:意料不到的事。
⑤神祇:天神和地神。
⑥百度:各种法令、制度。 《襄王不许请隧》译文及注释详情»

猜您喜欢

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明代 杨基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
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
花也笑姮娥,让他春色多。

李廙

未知 佚名

李廙为尚书左丞,有清德。
其妹,刘晏妻也。
晏方秉权,尝诣宅,延至室。
晏见其门帘甚弊,乃令人潜度广狭,后以粗竹织成,不加缘饰,将以赠廙。
三携至门,不敢发言而去。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两汉 司马迁

正义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
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新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
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
《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
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
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
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
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丰耗矣。
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
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
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