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原文赏析

  • fèng
    zhōng
    shū
    shè
    rén
    jiǎ
    zhì
    zǎo
    cháo
    míng
    gōng
  • [
    táng
    dài
    ]
    cén
    cān
  • míng
    shǔ
    guāng
    hán
    yīng
    zhuàn
    huáng
    zhōu
    chūn
    lán
  • jīn
    xiǎo
    zhōng
    kaī
    wàn
    jiē
    xiān
    zhàng
    yōng
    qiān
    guān
  • huā
    yíng
    jiàn
    peì
    xīng
    chū
    luò
    liǔ
    jīng
    lòu
    weì
    gān
  • yǒu
    fèng
    huáng
    chí
    shàng
    yáng
    chūn
    jiē
    nán

原文: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唱和

译文及注释

译文:雄鸡啼鸣京城曙色光寒,莺啼婉转皇宫春色正阑。
宫殿报晓钟声催开万户,玉石台阶仪仗拥簇千官。
花迎朝臣佩剑繁星初落,柳拂旌旗仙人盛零未干。
只有凤凰池上舍人诸客,阳春高雅一曲和歌皆难。

注释:和(hè):即和诗,是用来和答他人诗作的诗,依照别人诗词的格律或内容作诗词。可和韵,可不和韵。中书舍人:官名,时贾至任此职。大明宫:宫殿名,在长安禁苑南。
紫陌:指京师的街道。曙(shǔ)光:破晓时的阳光。
啭(zhuàn):婉转的叫声。皇州:京都。阑:尽。
金阙(què):皇宫金殿。万户:指皇宫中宫门。
玉阶:指皇宫中大明宫的台阶。仙仗:天子的仪仗。
剑佩:带剑、垂佩绶,都为高官之饰物,此指禁卫军的武装。
旌(jīng)旗:旗帜的总称。
凤凰池上客:指贾至。凤凰池,也称凤池,这里指中书省。
阳春:古曲名,即宋玉《对楚王问》中提到的《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后以之比喻作品高妙而懂得的人很少。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的春天。当时,岑参担任右补阙,与诗人贾至、杜甫、王维一起工作。贾至,当时担任中书舍人,先写了一首名为《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的诗。接着,杜甫、王维和岑参也写了和诗,而岑参的和诗即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的盛誉。诗中写道:“朝罢金鞍犹未卸,宫中犹有早朝人。”这两句描绘了早朝结束后,皇帝仍然坐在金鞍上未下来,宫中仍然有早朝的人。这一描写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朝廷的繁忙,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同时,这两句也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皇帝与普通百姓的差距,凸显了皇权的崇高和特殊性。这种对比的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岑参的《早朝大明宫》通过对早朝场景的描写,展现了皇宫的辉煌和庄严,同时也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皇帝与普通百姓的差距。诗歌运用了丰富的辞藻和精工的对仗,使诗歌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因此,岑参的这首和诗在艺术成就上超过了贾至的原作,成为了一首值得赏析的佳作。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赏析详情»

五代诗人岑参的照片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是唐代边塞诗人,出生于南阳,是太宗时的功臣岑文本的重孙。岑参年少时家境贫寒,跟随从兄就读,广泛阅读历史书籍。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中进士后,最初担任率府兵曹参军。之后两次参加边塞战争,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担任掌书记;天宝末年,高仙芝被封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岑参担任其幕府的判官。在代宗时期,他曾担任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因此被称为“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岑参在成都去世。

猜您喜欢

首秋轮台

唐代 岑参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羶。
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银山碛西馆

唐代 岑参

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
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凯歌六首

唐代 岑参

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
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师功。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
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旌竿。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
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日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
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