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将军宅芦管歌》原文赏析

  • peí
    jiāng
    jūn
    zhái
    guǎn
  • [
    táng
    dài
    ]
    cén
    cān
  • liáo
    dōng
    jiǔ
    yuè
    duàn
    liáo
    dōng
    xiǎo
    ér
    cǎi
    guǎn
  • lián
    xīn
    guǎn
    qīng
    qiě
    beī
    fēng
    piāo
    hǎi
    tóu
    mǎn
  • hǎi
    shù
    xiāo
    suǒ
    tiān
    shuāng
    guǎn
    shēng
    liáo
    liàng
    yuè
    cāng
    cāng
  • bái
    láng
    beǐ
    kān
    chóu
    hèn
    xuán
    chéng
    nán
    jiē
    duàn
    cháng
  • liáo
    dōng
    jiāng
    jūn
    cháng
    ān
    zhái
    meǐ
    rén
    guǎn
    huì
    jiā
  • nòng
    diào
    jiū
    sōu
    shèng
    dòng
    xiāo
    shēng
    yǎo
    tiǎo
    héng
  • bàn
    gāo
    táng
    weì
    huí
    zhī
    jiāng
    guǎn
    sòng
    jūn
    beī
  • qiǎo
    néng
    shàng
    jīng
    yáng
    liǔ
    xiàng
    yuán
    zhōng
    luò
    meí
  • zhū
    zhī
    tīng
    weì
    gāo
    juàn
    zhū
    lián
    liè
    hóng
    zhú
  • jiāng
    jūn
    zuì
    kěn
    xiū
    gēng
    shǐ
    使
    meǐ
    rén
    chuī

原文: 辽东九月芦叶断,辽东小儿采芦管。
可怜新管清且悲,一曲风飘海头满。
海树萧索天雨霜,管声寥亮月苍苍。
白狼河北堪愁恨,玄兔城南皆断肠。
辽东将军长安宅,美人芦管会佳客。
弄调啾飕胜洞箫,发声窈窕欺横笛。
夜半高堂客未回,祗将芦管送君杯。
巧能陌上惊杨柳,复向园中误落梅。
诸客爱之听未足,高卷珠帘列红烛。
将军醉舞不肯休,更使美人吹一曲。


相关标签:宴会边塞战士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辽东地区的九月时节,芦叶已经长势正旺,当地的小孩子们开始采制芦管。新制的芦管发出清悲动听的声音,一支曲调随着风儿飘满海边。海边的树木凋零,天空已经下起霜,吹起芦管的声音嘹亮,月色苍苍。在辽东的北方边境,士兵们更加愁恨,玄兔城南的离乡人都要断肠。辽东将军在长安的宅邸里,宾客们云集,让美女手持芦管吹奏乐曲,欢快的芦管调子胜过洞箫,曲子的声音幽远,赛过横笛。半夜时分,大堂上的宾客们相互劝酒,只听到芦管声声吹起,精巧的声音惊动了路旁的丝丝杨柳,又像是梅花朵朵飘落向后园。座上的客人们爱听芦管的声音,不愿离去,高卷着珠帘,插满红烛,再次整理酒席。辽东将军醉酒后起舞,不肯停下来,吩咐美女捧起芦管再吹一曲。

注释:
⑴裴将军:指镇守辽东的姓裴的将军。芦管:北方少数民族的管乐器,用芦苇制成,类似于筚篥。
⑵辽东:指辽水以东的地区,今天的辽宁南部辽河以东地区。芦叶断:芦叶长势正旺,已经到了可以采摘芦管的时候。
⑶可怜:可爱。
⑷海头:指辽东靠近海的地方,因此有此称呼。
⑸海树:海边的树木。萧索:萧条。雨:动词,下雨。
⑹苍苍:指月色苍茫。
⑺白狼:白狼河,今天的辽宁大凌河。
⑻玄兔:又称玄菟,东汉时期有玄菟郡,位于今天的沈阳市东部。
⑼辽东将军:指裴将军。
⑽弄调:演奏。啾飕(jiū sōu):象声词,指芦管的声音。洞箫:也叫排箫,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编排而成。
⑾窈窕:本来指女子姿态的美,这里用来形容芦管的声音优美动听。欺:压,胜过。
⑿杨柳、落梅:这里都有双关的意义,既指现实中的杨柳和梅花,也指《折杨柳》和《落梅花》这两首古乐曲。《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中有《折杨柳》和《落梅花》,都是用笛子演奏的曲子,常用来表达伤春悲离的情感。
⒀珠帘:帘子上镶嵌有珠子。 《裴将军宅芦管歌》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岑参在乾元年间创作这首诗的情景。当时,岑参担任右补阙的职位。有一天,他参加了一位姓裴的将军的酒宴。在酒宴上,他欣赏了一场芦管演奏,深受感动,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裴将军宅芦管歌》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笛等乐器都被芦管的美妙所超越,显示出芦管音调的独特之处。整首诗通过对芦管声音的描写,展现了边地的凄清和悲凉,以及将军宅中的欢娱和豪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景物和人物心情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芦管音调的动人之处。整首诗以芦管的声音为线索,通过时间的推移,将边地和将军宅中的场景有机地连接起来,使诗歌在芦管声调的无休无止中结束。这首诗通过对芦管的描写,展现了不同环境下芦管音调的特色,同时也反映了不同人群的情感和心境。 《裴将军宅芦管歌》赏析详情»

五代诗人岑参的照片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是唐代边塞诗人,出生于南阳,是太宗时的功臣岑文本的重孙。岑参年少时家境贫寒,跟随从兄就读,广泛阅读历史书籍。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中进士后,最初担任率府兵曹参军。之后两次参加边塞战争,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担任掌书记;天宝末年,高仙芝被封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岑参担任其幕府的判官。在代宗时期,他曾担任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因此被称为“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岑参在成都去世。

猜您喜欢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

唐代 岑参

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
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幸有数亩田,得延二仲踪。
早闻达士语,偶与心相通。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
钓竿不复把,野碓无人舂。惆怅飞鸟尽,南谿闻夜钟。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唐代 岑参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
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
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
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
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
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
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
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
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唐代 岑参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