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梅花稀疏,色彩轻淡,冰雪正在消融,春风吹拂暗暗换了年华。想昔日金谷胜游的园景,铜驼街巷的繁华,趁新晴漫步在雨后平沙。总记得曾误追了人家香车,正是柳絮翻飞蝴蝶翩舞,引得春思缭乱交加。柳荫下桃花小径,乱纷纷将春色送到万户千家。
梅英:梅花。
冰澌(sī):冰块流融。溶泄:溶解流泄。
芳思:春天引起的情思。
桃蹊:桃树下的小路。
西园:即金谷园。笳:胡笳,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飞盖:飞驰车辆上的伞盖。
兰苑:美丽的园林,亦指西园。
烟暝:烟霭弥漫的黄昏。
注释:
梅花稀疏,色彩轻淡,冰雪正在消融,春风吹拂暗暗换了年华。想起昔日金谷园游览的美景,铜驼街巷的繁华,趁着新晴天在雨后平沙上漫步。总记得曾经追逐过别人的香车,正是柳絮飞舞蝴蝶翩舞的时候,引起了春天的思念和纷乱的情感。柳树的阴影下有一条桃花小径,纷纷扬扬地将春天的色彩送到千家万户。
西园夜里举行宴会,乐工们吹奏起胡笳。五彩斑斓的华灯遮掩了月光,飞驰的车盖碰伤了盛开的花朵。花园尚未凋谢,游子却渐渐生出了白发,重回旧地事事感慨叹息。黄昏的烟雾中,一面酒旗斜挂。空站在楼上眺望远方,时而看见栖息在树上的乌鸦。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突然产生了隐居的念头,思绪已经随着流水奔向了天涯。
《望海潮·洛阳怀古》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北宋时期词人重游洛阳的情景。洛阳是当时北宋的西京,也是繁华的大城市之一。词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对这个地方有着深刻的记忆。在一个早春的日子里,词人重回洛阳,看到了人事的沧桑变化,这给他带来了深深的触动。他不禁产生了怀念过去的游乐生活的情感,同时也感叹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这首词不仅仅是对过去生活的追忆,还包含了对政治境遇的慨叹。 《望海潮·洛阳怀古》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进行解读和分析。这首词以描写初春景物为起点,表达了对过去游乐生活的怀念和对政治失意的慨叹。词中使用了双关的手法,既描绘了眼前自然界的变化,又暗指人事沧桑和政局变化。接下来的十一句描述了旧游的情景,通过回忆两年前春天的一次游宴,表达了对金谷园和铜驼路的怀念。金谷园和铜驼路原本是指洛阳的名胜古迹,但在词中却借指北宋都城汴京的金明池和琼林苑。词中还提到了“误随车”的故事,这是指韩愈的《游城南十六首》中的《嘲少年》和其他诗人的作品中的随车情节。尽管这次“误随车”只是无心之误,但却引起了词人美好的回忆。最后四句描写了春景,通过形容“絮翻蝶舞”和“柳下桃蹊”来表达浓春的景象。整首词通过描写景物和回忆过去的游乐生活,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政治失意的慨叹。 《望海潮·洛阳怀古》赏析详情»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他是汉族,出生于北宋高邮(今江苏)人。秦观曾担任太学博士和国史馆编修的官职。
秦观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他所写的诗词风格高古沉重,寄托了自己的身世,深深地触动人心。秦观生前的足迹留下了许多遗迹。例如,浙江杭州有秦少游祠,丽水有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和莺花亭;青田有秦学士祠;湖南郴州有三绝碑;广西横县有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和淮海书院等。秦观的墓地位于无锡惠山之北的粲山上,墓碑上刻有“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此外,还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等与秦观相关的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