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正好下过雨,道路泥泞不堪,考生们都穿上钉鞋前往京城内的考场。身穿白衣的考生们像一群群白鹭一样涌向考场。他们携带着试卷,戴着各种样式的头巾。考场上有很多士兵和武官,想要偷偷携带资料是不可能的。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色渐晚,坐在场屋里的考生们束手无策,只能随便写几句凑数。要问他们的困苦和痛苦有多深?只有两根蜡烛,半碗变质的饭菜,还有一阵更让人感到凄苦的黄昏雨。
注释:祥符路:借指京城内。
盝:古代一种竹制的盒子。
幞头:宋代通用的头巾,内衬桐木,外加条巾垂下,形式多样。
八厢儿事: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士人在贡院中,有巡廊军卒贩卖砚水、点心、泡饭、茶、酒、菜、肉等物品。也有八厢太保巡廊的事情。”南宋的制度多继承自北宋,所以《梦粱录》中的记载也可以作为参考。
备员:凑数,填补人数不足。
盂:盛饭的容器。
《青玉案·钉鞋踏破祥符路》译文及注释详情»
续地进行。这里的“锁厅”指的是考场的门窗紧闭,举子们被关在里面,不能外出。他们在考场中默默地写着答卷,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们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他们思考着如何应对考题,如何展现自己的才华,但是时间的压力和紧张的氛围让他们感到无比困窘。
词中描写了举子们在考场中的各种困境。他们的笔墨干涸,思绪纷乱,无法集中精神。他们的衣衫已经湿透,身体疲惫不堪。他们的笔尖已经磨损,纸张上的字迹也变得模糊不清。他们的心情愁苦,无法释怀。他们的眼神呆滞,仿佛失去了生机。
整首词以悲凉的笔调描绘了举子们在考场中的困窘愁苦之态。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举子们在应试过程中的艰辛和无奈。他们为了一份功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但是结果却是不尽人意。他们的努力和才华被考试制度所束缚,无法得到真正的发挥和认可。
这首词以幽默的方式嘲讽了科举制度对于举子们的压迫和剥削。作者通过描写举子们的狼狈和困窘,表达了对于应试制度的不满和反思。他呼吁社会关注举子们的困境,呼吁改革考试制度,给予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青玉案》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的社会寓意,成为了北宋后期文人的代表作品之一。它通过对举子们应试生活的描写,展现了社会底层人士的困境和无奈,引起了人们对于应试制度的思考和反思。这首词的流传广泛,不仅是因为其字面优美,更是因为其所表达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观念。
《青玉案·钉鞋踏破祥符路》赏析详情»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