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竹风轻动庭除冷》原文赏析

  • mán
    ·
    zhú
    fēng
    qīng
    dòng
    tíng
    chú
    lěng
  • [
    táng
    dài
    ]
    wēn
    tíng
    yún
  • zhú
    fēng
    qīng
    dòng
    tíng
    chú
    lěng
    zhū
    lián
    yuè
    shàng
    líng
    lóng
    yǐng
    shān
    zhěn
    yǐn
    zhuāng
    绿
    tán
    jīn
    fèng
    huáng
  • liǎng
    é
    chóu
    dài
    qiǎn
    guó
    gōng
    yuǎn
    chūn
    hèn
    zhèng
    guān
    qíng
    huà
    lóu
    cán
    diǎn
    shēng

原文: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山枕隐秾妆,绿檀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相关标签:写景抒情哀怨愁绪春天菩萨蛮

译文及注释

译文:竹梢掠过石阶上,带来阵阵寒风,摇碎珠帘上玲珑的月光。山枕隐去了她的浓妆,只看见绿檀枕端,画着一对描金的凤凰。

注释:
⑴菩萨蛮:词牌名。
⑵除:台阶。张衡《东京赋》:“乃羡公侯卿士,登自东除。”
⑶珠帘月上:是“月上珠帘”的倒装句。
⑷山枕:枕头形状如山。隐:隐没。又作凭依。《孟子·公孙丑》:“隐几而卧。”秾妆:即浓妆。
⑸绿檀:指檀枕。金凤凰:指枕的纹饰。
⑹蛾:眉,犹言蛾眉。
⑺吴宫:吴地的宫阙。此处暗用西施入吴的典故,西施在吴国而思念越国,事见《吴越春秋》等。
⑻残点声:即漏壶滴水将尽的声音。表示天将明时,漏尽更残。 《菩萨蛮·竹风轻动庭除冷》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菩萨蛮》是一首约作于唐大中年间的词。根据《乐府纪闻》的记载,此词是由令狐绹代表温庭筠进献给唐宣宗的。据推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的宫廷文化和文人雅士的交流有关。

在唐代,宫廷文化十分繁荣,皇帝和贵族们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常常邀请文人雅士前来宫廷,进行文学创作和演唱。温庭筠和令狐绹都是当时备受宠爱的文人,他们的才华和作品备受赞赏。

据《乐府纪闻》的记载,令狐绹代表温庭筠进献了《菩萨蛮》给唐宣宗。这说明温庭筠的词作在当时的文坛上备受推崇,而令狐绹则是他的朋友和支持者。他们之间可能有着深厚的友谊和文学交流。

《菩萨蛮》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一次文人雅士的聚会中。温庭筠和令狐绹可能在这次聚会上相识,并且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温庭筠可能在这次聚会后,将自己的作品《菩萨蛮》交给了令狐绹,希望他能代表自己进献给皇帝。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雅士们常常以诗词歌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菩萨蛮》这首词可能是温庭筠对于自己的感情和思考的抒发,通过这首词,他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爱情的理解和感悟。

总之,《菩萨蛮》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宫廷文化和文人雅士的交流有关,也可能与温庭筠和令狐绹之间的友谊和文学交流有关。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温庭筠个人的情感和思考有关。无论如何,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文化和文学的窗口。 《菩萨蛮·竹风轻动庭除冷》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进行了解读和分析。这首词以春愁春恨为主题,描写了一位幽居深宫的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词的上片以清幽冷寂的月夜为背景,通过描写庭院的景物环境,如付林的沙沙声和竹影的幽森清冷,以及月光透过珍珠帘子的影子,展现了女主人公倚凭山枕而卧的情景。她留着秾妆,戴着凤凰金钗,透露出她内心的幽微期盼。下片则通过描写女子的蛾眉和眉宇间流溢的愁思,透露出她思念故土的心情。最后,词以拂晓前传来的更漏残点之声作为结尾,表达了女主人公缠绵无尽的春恨与愁情。

整篇赏析通过对词中景物描写和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分析,展现了词的凄清幽微的艺术境界,以及女主人公的幽怨感伤之情。同时,赏析还指出词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如山枕、秾妆、绿檀、金凤凰等,以及竹风、审月、残点等景物意象的渲染烘托,都为词的情感表达提供了支撑。最后,赏析还提到了词中似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的某些不满之情。

总体来说,这篇赏析对词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词的内涵和魅力。 《菩萨蛮·竹风轻动庭除冷》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照片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本名是岐,字飞卿,出生在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庭筠天资聪颖,思维敏捷,每次参加考试都能押官韵,用八叉手成就八韵,因此也被称为“温八叉”。然而,他过于自负,喜欢讽刺权贵,经常触犯忌讳,引起时人的厌恶,所以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有取得成功,一直被贬抑,终生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他最后的官职是国子助教。他精通音律,擅长写诗,与李商隐齐名,被称为“温李”。他的诗歌辞藻华丽,细腻娴熟,内容多写闺情。他在词的艺术成就上超过了晚唐其他词人,是“花间派”词人中最重要的一位,对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词史上,他与韦庄并称“温韦”。他的存世词作有七十余首。后人编辑了《温飞卿集》和《金奁集》来收录他的作品。

猜您喜欢

碧磵驿晓思 / 碧涧驿晓思

唐代 温庭筠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春江花月夜词

唐代 温庭筠

玉树歌阑海云黑,花庭忽作青芜国。
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
杨家二世安九重,不御华芝嫌六龙。
百幅锦帆风力满,连天展尽金芙蓉。
珠翠丁星复明灭,龙头劈浪哀笳发。
千里涵空澄水魂,万枝破鼻飘香雪。
漏转霞高沧海西,颇黎枕上闻天鸡。
鸾弦代雁曲如语,一醉昏昏天下迷。
四方倾动烟尘起,犹在浓香梦魂裹。
后主荒宫有晓莺,飞来只隔西江水。

杨柳枝·宜春苑外最长条

唐代 温庭筠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绝处,一渠春水赤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