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原文赏析

  • huàn
    shā
    ·
    wǎng
    nián
    hóng
    yǒu
    西
    shān
    qíng
  • [
    yuán
    dài
    ]
    yuán
    hǎo
    wèn
  • wǎng
    nián
    hóng
    yǒu
    西
    shān
    qíng
    xuě
    shī
    shè
    yún
    jiān
    zhī
    yuān
    yāng
    gōng
    cān
    chà
    西
    shān
    qíng
    xuě
    xīn
    shī
  • jiāo
    jīng
    sān
    yuè
    huǒ
    cán
    huā
    yóu
    wàn
    nián
    zhī
    nián
    jiāng
    lìng
    lái
    shí

原文: 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日射云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西山晴雪入新诗。
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他年江令独来时。


相关标签:追忆怀念感伤浣溪沙

译文及注释

译文:往年参加宏辞科考试,陛下出的题目有以“西山晴雪”作诗。
阳光照耀在云间,犹如五色灵芝仙草。俯仰生姿的鸳鸯宫瓦,参差反射着青碧光彩。西山晴雪的美景,如今重新进入了诗篇。
故都遭遇敌军的烧杀劫掠,城郭已化为焦土,而存活下来的残花依然在万年久远的枝头萌发。在那年江令郎独自归来的时候。

注释: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宏辞:金章宗明昌初年,为选拔超常人才,特设的制式科目,又叫博学宏词科;御题:即皇帝的命题。
五色芝:即祥瑞的灵芝,古称仙草。五色,指彩云,写祥瑞的气象。
“鸳鸯”句:指宫殿上的琉璃瓦,仰为沟,俯为脊,脊上雨水往沟里流下。因俯仰之边相扣,故喻鸳鸯。差参,高低错落叠放。
三月火:指项羽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 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后世遂以“三月火”为遭劫之典”。这里指蒙古军攻汴京,放火焚毁宫室。当年,金灭北宋时,亦然。汴京屡建屡遭浩劫。
万年枝:指年代久远的大树。
江令:指南朝陈国之江总,字总持。好学,能文。尤善五七言诗。陈后主即位,授尚书令。大权在握,伤于浮艳,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陈亡人隋。后来诗文中以江令喻有文才之人。作者以江令自喻,慨叹沦为遗民的伤痛。 《浣溪沙·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词人在公元1245年重回汴梁的情景。在这一年,词人因为三女迁葬的事情回到了故都。金朝已经亡国十多年了,作为亡国之臣的词人再次回到故都,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禁让他联想起往年科举考试的题目,引发了他无尽的感慨和痛悼故国的深情。基于这些情感,词人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他对故国的痛悼之情。 《浣溪沙·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的对比。上片写盛况,下片写破败,通过对比展现了世事的变迁和无尽的哀感。词中运用了简明对比的写法,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像余地。

上片追忆往昔盛况,通过描写宫殿中五色神芝和流光溢彩的景象,表达了太平盛世的象征。作者还提到了“西山晴雪人新诗”,既是对景致的描绘,也带有对旧君的怀念之情。这部分怀旧之情通过侧笔的方式表达出来,与杜甫诗中直接写出的怀旧之情不同,展现了词与诗在表现方式上的不同质素。

下片文情突转,与世事的突变相呼应。通过描述焦土和残花,表达了对蒙古军队的愤怒和对国家倾覆的悲痛。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物是人非的变故。最后一句“他年江令独来时”,强调了词人旧地重游,表明词中所写均为自己此行所见所感,并突出了自己和江令一样已是沦为异族臣民。一个亡国遗民来到残破不堪的故都,此情此景,难以为怀。词中深沉的故国之思和黍离之悲在不言中流露出来。

整篇词上结晴雪入诗,下结江令独来,一文事,一文士,相互照应。通过对比描写,词中展现了世事的变迁和无尽的哀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浣溪沙·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赏析详情»

金朝诗人元好问的照片
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他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誉为文坛盟主,同时也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元好问擅长作诗、文、词、曲。其中,他的诗作成就最高,尤其以他的“丧乱诗”闻名。他的词被认为是金代一朝之冠,与两宋名家媲美。虽然他的散曲传世不多,但在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元好问的著作包括《元遗山先生全集》和《中州集》。这些著作收录了他的诗、文、词、曲等作品,展示了他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才华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力。

关于元好问的出生和死亡,他出生于1190年8月10日,逝世于1257年10月12日。这段时间正好跨越了宋金对峙时期和金元之际,见证了北方文学的发展和变迁。元好问通过他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猜您喜欢

临江仙 唐子西酒名齐物论,又曰

金朝 元好问

谁唤提壶沽美酒,浮生多负欢游。
窗明窗暗百年休。
凉风催雁过,春水带花流。
仰视浮云空自诳,往还岁月悠悠。
三山那有凤麟洲。
一杯齐物论,千古醉乡侯。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

元代 元好问

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
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鹧鸪天 薄命妾辞三首

金朝 元好问

复幕重帘十二楼。
而今尘土是西州。
香云已失金钿翠,小景犹残画扇秋。
天也老,水空流。
春山供得几多愁。
桃花一簇开无主,尽著风吹雨打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