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原文赏析

  • jùn
    zhōng
    pàn
    luàn
    shì
    tóng
    zhì
  • [
    táng
    dài
    ]
  • shǒu
    xiāng
    kàn
    shuí
    gǎn
    yán
    jūn
    jiā
    dāo
    jiàn
    zài
    yāo
    biān
  • biàn
    shōu
    bǎo
    huò
    zàng
    chù
    luàn
    shā
    píng
    rén
    tiān
  • chaī
    weí
    xiū
    zhài
    huāng
    fén
    kaī
    zuò
    chéng
    zhuān
  • jùn
    hóu
    zhú
    chū
    hún
    xián
    shì
    zhèng
    shì
    luán
    xìng
    shǔ
    nián

原文: 握手相看谁敢言,军家刀剑在腰边。
遍收宝货无藏处,乱杀平人不怕天。
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开作甃城砖。
郡侯逐出浑闲事,正是銮舆幸蜀年。


相关标签:叙事社会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当老朋友相见时,只能握手相互看着,谁敢说话呢?你没看见那些军人腰间挂着的刀剑吗?他们只会敲诈勒索,抢劫财物,无论你躲在哪里,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不知道有多少无辜善良的人民,在他们的屠刀下含冤死去。他们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拆掉古寺,用拆下来的房梁和屋柱来修筑自己的营寨,他们扒开荒坟,用坟上的砖砌筑自己的城垒。在这种年头里,郡守被驱逐出去是非常普通、平常的事情。你看那唐僖宗自己,也不是悲伤地逃到四川去了吗?

注释:旅泊:旅居。郡中叛乱:指池州(今安徽贵池)发生的兵乱。郡:州郡。同志:友人。军家:军将。平人:平民,百姓。甃(zhòu):修筑。郡侯:郡守,州郡长官。浑闲事:简直是一件平常的事。政是:正是。銮(luán)舆:皇帝的车驾。幸蜀:广明元年,黄巢军攻占长安,僖宗仓皇出逃,前往四川。 《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当时,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唐政府西迁。整个国家陷入了混乱的局面,各地的地主武装乘机抢掠财货,残害人民,导致了流血恐怖的事件频频发生。诗人在旅途中亲眼目睹了这种情况,深感国家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在这个时期,黄巢起义军的势力迅速扩大,他们占领了长安,迫使唐政府不得不西迁。这一系列的动荡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混乱的状态,人民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中。而地主武装则乘机抢夺财货,残害无辜的百姓,使得社会秩序彻底崩溃。

诗人作为一个旅行者,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看到了被战火摧毁的城市,看到了无家可归的难民,看到了血流成河的惨状。他深感国家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内心充满了愤怒和悲痛。

于是,诗人用他的笔写下了这首诗。他通过描绘战乱的景象和人民的痛苦,表达了对这种混乱局面的不满和愤怒。他希望通过诗歌的力量唤起人们的觉醒,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重建和平与秩序。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它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唤起了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于正义的追求。同时,它也成为了后人对于那段历史的重要见证,让人们深思和反思。 《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是韦庄创作的一首诗歌,描绘了乱世中的恐怖景象和人们的压抑情绪。诗中通过描写军队的暴力威慑和乱兵的暴行,展现了社会秩序的崩溃和人们的恐慌。诗人以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乱世的愤怒和不安。

诗的开头,诗人写道:“握手相看谁敢言,军家刀剑在腰边。”这句话描绘了人们在乱世中的沉默和压抑。人们不敢直言,只能通过目光和握手来传递信息。而原因则是因为军队的威慑,他们随时准备动用刀剑来压制人民。这种情况是非常不正常的,给人一种极度压抑的感觉。诗人通过简洁有力的文字,将这种情况描绘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两句诗,“徧搜宝货无藏处,乱杀平人不怕天。”直接揭示了乱兵的暴行。他们抢劫杀人,完全是强盗的行为。他们不惧怕王法,肆无忌惮地行凶。诗中的“平人”指的是普通百姓,他们不应该被杀害,更不应该被乱杀。而“不怕天”三字则表达了乱世中人们的思想和伦常观念的混乱。在正常的社会秩序中,人们应该敬畏天命,但在末世的乱世中,连天子的权威都动摇了,恶人为所欲为。

整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直接揭示了乱世的恐怖和人们的压抑。诗人以愤怒的情绪写下这首诗,将乱世的景象和人们的心理状态生动地展现出来。这首诗是对历史的珍贵见证,也是对乱世的深刻思考和抗议。 《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杜荀鹤的照片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他是汉族,出生在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他以诗才闻名,自成一家,尤擅长宫词。在大顺二年,他考中进士,成为第一名,但他选择回到故乡九华山。后来,宣州田頵派他去汴京(今河南开封)与朱全忠通好,朱全忠对他非常礼遇,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和知制诰。然而,他因为侮辱地方官员而招致众怒,有人想要杀他,但未能成功。他在天祐初年去世。他自己将他的文集命名为《唐风集》,共有十卷,但现在只编有三卷诗集。关于他的事迹可以在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何光远的《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和《唐才子传》中找到。

猜您喜欢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先秦 左丘明

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
伍举为介。
将入馆,郑人恶之。
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
既聘,将以众逆。
子产患之,使子羽辞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请墠听命!”令尹使太宰伯州犁对曰:“君辱贶寡大夫围,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
’围布几筵,告于庄、共之庙而来。
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
唯大夫图之!”子羽曰:“小国无罪,恃实其罪。
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丰氏之祧?”伍举知其有备也,请垂櫜而入。
许之。

有子之言似夫子

先秦 佚名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
”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
”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
”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
”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
”有子曰:“然。
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
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
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
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
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
’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
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
”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
以斯知不欲速朽也。
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
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唐禅社首乐章·顺和

唐代 贺知章

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
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
黄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