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游吴越》原文赏析

  • sòng
    yǒu
    yóu
    yuè
  • [
    táng
    dài
    ]
  • yuè
    cóng
    guò
    jiāng
    yuè
    lián
  • yǒu
    yuán
    duō
    zhòng
    shuǐ
    shēng
    lián
  • shì
    qiáo
    biān
    huǒ
    chūn
    fēng
    wài
    chuán
  • zhōng
    piān
    chóng
    jūn
    jīng
    nián

原文: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相关标签:送别写景田园山川

译文及注释

译文:要去越地,必须从吴地经过,因为吴越接壤。
桔和莲皆吴越名产,吴越种桔与莲,无水不生。
灯火通明的夜市,春风沉醉的夜晚,桥边灯火辉煌,寺外舳舻辐辏。
吴越之人多好客之风,你此去可能要待很长时间,乐而忘返了。

注释:吴越:指今苏浙一带。
吴:指现在浙江一带。
火:繁荣、热闹的景象。
必经年:泛指要待很长时间,客人乐而忘返了。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1. 吴越(wú yuè):指今苏浙一带。吴越是两个古代国家的合称,吴国和越国,后来演变为指代苏浙一带地区。
2. 桔(jú):柑橘的一种,也称为橘子。吴越地区以种植桔子而闻名。
3. 莲(lián):莲花的一种,吴越地区也以种植莲花而著名。
4. 无水不生(wú shuǐ bù shēng):形容某种植物需要水分才能生长。
5. 灯火辉煌(dēng huǒ huī huáng):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繁华的景象。
6. 舳舻辐辏(zhú lú fú còu):形容船只在寺庙外辐辏停泊。
7. 好客之风(hào kè zhī fēng):指吴越地区人民热情好客的风俗。
8. 乐而忘返(lè ér wàng fǎn):形容客人在吴越地区逗留愉快,忘记了回去的时间。 《送友游吴越》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位诗人为他的朋友写下一首送别之作的背景。诗人的朋友即将前往吴越旅行,这让诗人感到高兴,但同时也有些羡慕。因为诗人知道杜荀鹤曾经到过吴越地区,亲眼目睹了那里美妙的风景。因此,诗人决定充当朋友的向导,为他写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朋友旅行的祝福和对吴越地区美景的向往。 《送友游吴越》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秀逸的笔触,向友人介绍了吴越美好风光,并表达了送别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吴越的特色,展示了这片土地的独特之处。

首先,诗人在开头两句中点明吴越接壤,暗示以下所写的是两地共有的特色。这种接壤的关系也体现了吴越地区的地理优势。

接着,诗人通过颔联“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来描绘吴越的农田景观。这里的桔和莲虽然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但吴越地区的特色在于“有园多种”、“无水不生”。桔和莲作为吴越的名产,生长在陆地和水中,展示了吴越地区水陆风光的美丽。

接下来,诗人在颈联“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中着眼于描绘水乡市镇的繁荣。吴越水乡的市镇大多紧挨河港,夜市是吴越物产丰富、商业繁荣的标志。诗人选择描绘夜市桥边的火,既能展示夜市繁荣热闹的景象,又能通过火与桥下的水相映照,增添诗情画意。而“春风寺外船”则展示了春风吹拂、临水寺前游船辐辏的景象,体现了水乡的另一特色。

最后,结尾两句“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特别介绍了吴越人情之美。吴越地区不仅有旖旎的风光,还有热情好客的人情。这样美丽的风景和友善的人情使得游子在这里居住时往往会忘记时间,乐而忘返。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秀逸的笔触,描绘了吴越美好风光和独特的人情。诗中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吴越的美丽景色之中,同时也表达了送别之情。这首诗独特而生动,像一幅色彩鲜明的风俗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送友游吴越》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杜荀鹤的照片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他是汉族,出生在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他以诗才闻名,自成一家,尤擅长宫词。在大顺二年,他考中进士,成为第一名,但他选择回到故乡九华山。后来,宣州田頵派他去汴京(今河南开封)与朱全忠通好,朱全忠对他非常礼遇,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和知制诰。然而,他因为侮辱地方官员而招致众怒,有人想要杀他,但未能成功。他在天祐初年去世。他自己将他的文集命名为《唐风集》,共有十卷,但现在只编有三卷诗集。关于他的事迹可以在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何光远的《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和《唐才子传》中找到。

猜您喜欢

酬刘柴桑

魏晋 陶渊明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唐代 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春庄

唐代 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唐代 孟浩然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过湖北山家

清代 施闰章

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
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
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