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兄》原文赏析

  • sòng
    xiōng
  • [
    táng
    dài
    ]
    míng
  • bié
    yún
    chū
    tíng
    zhèng
  • suǒ
    juē
    rén
    yàn
    zuò
    xíng
    guī

原文: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相关标签:送别写景感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送别的道路上,云雾弥漫,驿亭旁的树枝稀疏落叶。

感叹人与归雁不同,无法一同作伴同行而归。

注释:
题下原注: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
离亭:驿亭。古时人们常在这个地方举行告别宴会,古人往往于此送别。
归:也可以写作“飞”。
稀:形容树叶稀疏落叶的样子。 《送兄》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亲,同往同归。这种对于雁的羡慕和对于人生离别的感伤,表现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和失落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一位女子,名字和生平都无法考证,只能通过《全唐诗》的注解来了解。据《全唐诗》所述,这位女子是南海人,被武后召见,要求她写一首送别兄长的诗,她应声而就。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应该是在唐武则天时代创作的。

诗中的第一层意思是描述别离时的场景,通过描写离别的路上看到的云和树枝,来象征兄长四处漂泊和离开家乡的情景。接着,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感叹人与雁的不同,雁能够相互亲近,同行同归,而人却总是离别,这让人感到伤感和惋惜。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平静和对于离别亲人的失落感。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自然,情感含蓄而不张扬,深沉而真挚,让人回味无穷。诗人通过描写离别的场景和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现了她内心的真挚的同胞亲情和对于离别的痛苦。这首诗给人以思考和共鸣,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送兄》赏析详情»

猜您喜欢

忆少年·年时酒伴

宋代 曹组

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念过眼、光阴难再得。想前欢、尽成陈迹。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

洞仙歌·冰肌玉骨

宋代 苏轼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薄幸·送安伯弟

宋代 韩元吉

送君南浦。对烟柳、青青万缕。更满眼、残红吹尽,叶底黄鹂自语。甚动人、多少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记竹里题诗,花边载酒,魂断江干春暮。
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漫留君住。趁酴醿香暖,持杯且醉瑶台露。相思记取,愁绝西窗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