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原文赏析

  • jiǎn
    huàn
    shā
    ·
    qiū
    shuǐ
    xié
    yáng
    yǎn
    yàng
    jīn
  • [
    sòng
    dài
    ]
    zhù
  • qiū
    shuǐ
    xié
    yáng
    yǎn
    yàng
    jīn
    yuǎn
    shān
    yǐn
    yǐn
    píng
    lín
    jiā
    cūn
    luò
    shēng
    zhēn
  • 西
    lóu
    níng
    zuì
    yǎn
    nián
    fēng
    jīn
    zhī
    rén
    gòng
    dēng
    lín

原文: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
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


相关标签:思念妻子怀人减字浣溪沙

译文及注释

译文:秋日的斜阳映照着江水,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纹。透过一片平展的树林,隐隐望见远处起伏的群山。平原上散落着几处村庄,不时传来几声砧杵声。

记得当年和她共上西楼,眯着醉眼欣赏此处的风光。那时的景色和现在的很相似,所不同的只是今天没有人和我一同登高欣赏了。

注释:减字浣溪沙:即《浣溪沙》别名,相对变体《摊破浣溪沙》而言。本是唐玄宗时教坊名,后用为词调。指的是一种词曲的名称。

演漾金:形容斜阳照射在水面上形成的流动起伏的样子。

平林:平整的树林。

砧(zhēn):捣衣石,这里指捣衣的声音。

村落:村庄。

西楼:苏州观风楼,在城西。

凝醉眼:凝是集中注意力,醉眼指酒后迷糊的眼睛。此处比喻沉醉于美好的时光之中。

风物:风光景物,一般特指某个地方特有的景色。

登临:本指登山临水,后也泛指游览。 《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两位文人对苏州的情感表达和对生命的思考。钟振振在校注《东山词》时认为这首词是作者晚年在苏州写的悼亡之作。贺铸在他的作品《半死桐·重过问门万事非》中表达了他和妻子一同到苏州却不能一同离开的遗憾。他用“火白鸳鸯失伴飞”来比喻自己老年时的孤独和凄楚。这首词的主题与贺铸的作品相似,都是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逝去亲人的悼念。 《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相似,但情感却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使得词人的思绪更加深沉,凄凉之情更加浓烈。



“几度夕阳红”这句是对前文的回味,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夕阳红是一种美好的景象,但在这首词中,它却成了对逝去时光的伤感的象征。几度夕阳红,几度美好时光,如今已经成为过去,只能在回忆中追寻。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人生如梦,短暂而虚幻,而江月则是永恒的存在。词人将自己的一生比喻为一尊酒,而将江月比喻为永恒的事物,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整首词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回忆,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和人生短暂的思考和感慨。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将凄凉和伤感的情绪传达给读者,引起读者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

《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贺铸的照片
贺铸

贺铸,北宋词人,出生于1052年,逝世于1125年。他的字是方回,号是庆湖遗老。贺铸是汉族,出生在卫州(今河南卫辉)。他是宋太祖贺皇后的族孙,娶了一位宗室之女作为妻子。贺铸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后裔。他以贺知章居住的庆湖(即镜湖)为自己的号,因此自称庆湖遗老。

猜您喜欢

阳羡歌·山秀芙蓉

宋代 贺铸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洗尽功名话。

减字浣溪沙·闲把琵琶旧谱寻

宋代 贺铸

闲把琵琶旧谱寻,四弦声怨却沉吟。燕飞人静画堂深。
欹枕有时成雨梦,隔帘无处说春心。一从灯夜到如今。

鸳鸯梦·午醉厌厌醒自晚

宋代 贺铸

午醉厌厌醒自晚,鸳鸯春梦初惊。闲花深院听啼莺。斜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
莫倚雕阑怀往事,吴山楚水纵横。多情人奈物无情。闲愁朝复暮,相应两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