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大麦已经成熟,小麦已经变成青黄色。妇人边走边哭,丈夫逃跑藏起来。他向东逃到了集、壁、梁、洋四个州,询问谁有来自镰胡与羌插在腰间的镰刀。他岂敢没有三千蜀兵,为了逃命不怕道路悠长,疲于奔命,所以不能及时救护。他怎么能像鸟儿一样拥有翅膀,安身在白云间返回家乡。
注释:集、壁、梁、洋:四个州名,唐朝时属于山南西道。这说明寇掠的范围很广。腰镰指的是腰间插着的镰刀,用来收割庄稼。鲍照的诗中有一句是“腰镰刈葵藿”,这句诗中自问自答,前四个字是问,后三个字是答。
托身:寄身;安身。
《大麦行》译文及注释详情»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是唐朝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导致唐朝的统一局面被打破,进入了分裂的时期。这场动乱不仅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和军事压力,也对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安史之乱后,一些地方军阀开始抱有野心,他们拥兵自重,逐渐形成了封建割据势力。这些军阀不仅削弱了唐朝的中央集权,也破坏了与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和睦关系。他们以自身利益为重,不顾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频繁发动战争,给边疆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同时,一些少数民族与唐王朝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在唐朝统一时期,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关系,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互利合作。然而,安史之乱后,唐朝的中央政权削弱,少数民族感受到了来自内地的压迫和不公平待遇,他们开始对内地发动侵扰,试图争取更多的权益和自主权。
这种情况下,唐朝边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受到了严重威胁。少数民族的侵扰不仅给边疆地区的居民带来了生命财产的损失,也对唐朝的统一和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唐朝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边防力量、与少数民族进行谈判和妥协等。
总之,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后的唐朝进入了分裂的时期,地方军阀的割据势力和少数民族的侵扰给边疆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唐朝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不得不付出巨大的努力。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为后来的政治和军事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唐朝的统一和边疆地区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麦行》创作背景详情»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