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蓬子》原文赏析

  • zèng
    péng
  • [
    jìn
    xiàn
    dài
    ]
    xùn
  • feī
    xiān
    jiàng
    kōng
    yún
    chē
    shuāng
    liàng
    qiè
    líng
    tóng
  • lián
    péng
    feī
    tiān
    táo
    táo
    lái
    beǐ
    fēng

原文: 蓦地飞仙降碧空,云车双辆挈灵童。
可怜蓬子非天子,逃去逃来吸北风。


相关标签:叙事写人抒情愤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麦女士在战乱中与丈夫失散,心怀忧虑。突然,她像仙女一样从天空降临,乘坐两辆云车飘然而至,还带着年幼无知的仙童。

可惜她只见到了困境中的姚蓬子,她去姚家寻找丈夫却一无所获,只能在上海洋场上四处寻找,饥寒交迫地在战乱中奔波。

注释:蓬子:即姚蓬子(1905-1969),浙江诸暨人,当时为“左联”成员。
蓦地:突然。飞仙:戏指穆木天的妻子麦广德。
云车:仙人所乘的车。挈:携带。灵童:仙童,戏称麦广德的儿子。
天子:指古代神话中驾八骏西游的穆天子,即周穆王。此是对穆木天的戏称。穆木天(1900-1972),吉林伊通县人。1930年参加“左联”,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诗人,翻译家。
吸北风:口语,形容挨冻受冷的样子。 《赠蓬子》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1932年1月28日夜,日军在上海发动侵华战争的情景。当时,穆木天的妻子麦广德在上海北四川路寻找丈夫,而姚蓬子陪同麦广德母子一起前往鲁迅的寓所寻找穆木天,但未能找到。于是,母子俩只得继续奔波寻找穆木天。在姚蓬子的请求下,鲁迅根据麦广德母子在“一·二八”战乱中避难寻亲的经历,表面上调侃姚蓬子见难不救,实际上感慨时局艰难。鲁迅以即事遣兴的方式,写下了这首诗。 《赠蓬子》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且麦氏是他的客人,他不愿意留下来,也可以解释为他逃去逃来吸北风。所以,“吸北风”这个词的含义可以根据不同的解读而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夸张和戏谑的手法,描绘了麦氏寻找丈夫的情景。作者通过构建奇异的境界和夸张的写法,增加了诗篇的趣味性。同时,诗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也存在多重解释的可能,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赏析这首诗。 《赠蓬子》赏析详情»

猜您喜欢

游子吟

唐代 陈陶

栖乌喜林曙,惊蓬伤岁阑。
关河三尺雪,何处是天山。
朔风无重衣,仆马饥且寒。
惨戚别妻子,迟回出门难。
男儿值休明,岂是长泥蟠。
何者为木偶,何人侍金銮。
郁郁守贫贱,悠悠亦无端。
进不图功名,退不处岩峦。
穷通在何日,光景如跳丸。
富贵苦不早,令人摧心肝。
誓期春之阳,一振摩霄翰。

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

元代 贯云石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
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

画松

唐代 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