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有声》原文赏析

  • wén
    wáng
    yǒu
    shēng
  • [
    xiān
    qín
    ]
    míng
  • wén
    wáng
    yǒu
    shēng
    jùn
    yǒu
    shēng
  • qiú
    jué
    níng
    guān
    jué
    chéng
  • wén
    wáng
    zaī
    wén
    wáng
    shòu
    mìng
    yǒu
    gōng
  • chóng
    zuò
    fēng
  • wén
    wáng
    zaī
    zhù
    chéng
    zuò
    fēng
  • feǐ
    zhuī
    lái
    xiào
  • wáng
    hòu
    zaī
    wáng
    gōng
    zhuó
    weí
    fēng
    zhī
    yuán
  • fāng
    yōu
    tóng
    wáng
    hòu
    weí
    hàn
  • wáng
    hòu
    zaī
    fēng
    shuǐ
    dōng
    zhù
    weí
    zhī
  • fāng
    yōu
    tóng
    huáng
    wáng
    weí
  • huáng
    wáng
    zaī
    gǎo
    jīng
    yōng
    西
    dōng
    nán
    beǐ
  • huáng
    wáng
    zaī
    kǎo
    weí
    wáng
    zhái
    shì
    gǎo
    jīng
  • weí
    guī
    zhèng
    zhī
    wáng
    chéng
    zhī
  • wáng
    zaī
    fēng
    shuǐ
    yǒu
    wáng
    shì
    jué
    sūn
    móu
    yàn
  • wáng
    zaī

原文: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
遹求厥宁,遹观厥成。
文王烝哉!文王受命,有此武功。
既伐于崇,作邑于丰。
文王烝哉!筑城伊淢,作丰伊匹。
匪棘其欲,遹追来孝。
王后烝哉!王公伊濯,维丰之垣。
四方攸同,王后维翰。
王后烝哉!丰水东注,维禹之绩。
四方攸同,皇王维辟。
皇王烝哉!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皇王烝哉!考卜维王,宅是镐京。
维龟正之,武王成之。
武王烝哉!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武王烝哉!


相关标签:诗经赞颂写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文王有着好声望,如雷贯耳大名享。但求天下能安宁,终见功成国运昌。文王真个是明王!
受命于天我文王,有这武功气势旺。举兵攻克那崇国,又建丰邑真漂亮。文王真个是明王!
挖好城壕筑城墙,作邑般配实在棒。不贪私欲品行正,用心尽孝为周邦。君王真个是明王!
文王功绩自昭彰,犹如丰邑那垣墙。四方诸侯来依附,君王主干是栋梁。君王真个是明王!
丰水奔流向东方,大禹功绩不可忘。四方诸侯来依附,大王树立好榜样。大王真个是明王!
落成离宫镐京旁,在西方又在东方,在南面又在北面,没人不服我周邦。大王真个是明王!
占卜我王求吉祥,定都镐京好地方。依靠神龟定工程,武王完成堪颂扬。武王真个是明王!
丰水边上杞柳壮,武王任重岂不忙?留下治国好策略,庇荫子孙把福享。武王真个是明王!

注释:
遹(yù):陈奂《诗毛氏传疏》:“全诗多言‘曰’、‘聿’,唯此篇四言‘遹’,遹即曰、聿,为发语之词。《说文》……引诗‘欥求厥宁’。从欠曰,会意,是发声。当以欥为正字,曰、聿、遹三字皆假借字。”
烝(zhēng):《尔雅》释“烝”为“君”。又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韩诗云:“烝,美也。”可知此诗中八用“烝”字皆为叹美君主之词。
于崇:“于”本作“邘”,古邘国,故地在今河南沁阳。崇为古崇国,故地在今陕西户县,周文王曾讨伐崇侯虎。
丰:故地在今陕西西安沣水西岸。
淢(xù):假借为“洫”,即护城河。
棘(jí):陆德明《经典释文》作“亟”,《礼记》引作“革”。按段玉裁《古十七部谐声表》,棘、亟、革同在第一部,是其音义通,此处皆为“急”义。
王后:第三、四章之“王后”同指周文王。有人将其释为“周武王”,误。
公:同“功”。濯(zhuó):本义是洗涤,引申有“光大”义。 《文王有声》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大雅·文王之声》是一首古代诗歌,它描述了周文王和武王迁徙首都的历史事件。这首诗最后一章提到了“诒厥孙谋,以燕翼子”,这里的“子孙”指的是周成王和周康王。因此,可以确定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周成王和周康王统治时期。 《文王有声》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诗句,既叙述了周文王、周武王迁都的事实,又表达了对他们功绩的赞美和敬仰之情。通过叙事与抒情的结合,使全诗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成为一首歌颂周文王、周武王的杰作。

(四)运用象征手法,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诗中出现了一些象征性的词语和意象,如“丰水”、“镐京”等,它们不仅代表着周文王、周武王迁都的地点,更象征着他们的统治和治理能力。这些象征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总之,这首诗通过叙述周文王、周武王迁都的历史事实,表达了对他们功绩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在艺术表现上,它按时间先后顺序谋篇布局,同写迁都之事,叙事与抒情结合,运用象征手法等,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这首诗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是一首值得鉴赏的文学作品。 《文王有声》鉴赏详情»

猜您喜欢

浣溪沙·席上赠楚守田待制小鬟

宋代 苏轼

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下蔡困嫣然。凭君莫唱短因缘。
雾帐吹笙香嫋嫋,霜庭按舞月娟娟。曲终红袖落双缠。

游侠篇

魏晋 张华

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
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
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豪英。
游说朝夕至,辩士自纵横。
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
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
赵胜南诅楚,乃与毛遂行。
黄歇北适秦,太子还入荆。
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
我则异于是,好古师老、彭。

假乐

先秦 佚名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干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由群匹。受福无疆,四方之纲。
之纲之纪,燕及朋友。百辟卿士,媚于天子。不解于位,民之攸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