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幽州有一位胡族壮士骑着马,他有一双碧眼,头戴虎皮冠。他擅长射箭,勇猛无敌。只见他像满月一样弯起弓,仰天一箭,就射中了云中的白雁。他和同伴们成双结对地挥鞭纵马,前往楼兰的边塞地区狩猎。他们义无返顾地出门报国,将生死置之度外。人们称他们为天之骄子的匈奴人,他们凶残如狼,喜欢杀戮。他们的牛马遍布北海,吃生肉就像虎狼一样。虽然匈奴人住在北方的燕支山,却不畏朔风和大雪的严寒。他们的妇女骑在马上嬉笑,面色红润如红玉盘。她们能像男子一样在马上翻飞,射猎飞禽走兽。喝酒时像男子一样,醉后美如花月,依靠雕鞍而卧。胡族的星旗四放光芒,匈奴人又开始侵掠了。大汉与匈奴交战,像两窝马蜂一样混战在一起。双方士兵的刀枪上沾满了鲜血,大漠上的流沙都被血染红了。古时候御敌的名将是谁,看到他们疲惫不堪实在令人慨叹。何时才能将天狼星射灭,让天下父子团聚过上太平的日子呢?
注释:幽州胡马客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有《幽州胡马客吟》,即此也。幽州,州名,汉武帝所置,辖境相当今之河北北部及辽宁等地。
干(gān):触犯,冒犯。
“弯弓”句:谓张弓射箭之快。
掉:摇动。
楼兰:汉代西域城国,此泛指西北边疆地区。《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遗址在今新疆罗布泊西。
“天骄”句:概言匈奴各部。《汉书·匈奴传》: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汉书·宣帝纪》:匈奴虚闾权渠单于死,右贤王屠耆堂代立,骨肉大臣立虚闾权渠单于子为呼韩邪单于,击杀屠耆堂。诸王并自立,分为五单于,更相攻击,死者以万数。
狼戾(lì):像狼一样凶暴贪婪。
北海:湖。
《幽州胡马客歌》译文及注释详情»
《幽州胡马客歌》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冬间初至幽州时创作的。当时,李白自梁园出发,首次游历河北道,十月份抵达幽州。然而,一到幽燕地区,李白亲眼目睹了安禄山秣马厉兵的景象,而他却无法改变这一局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创作了许多诗作,其中《幽州胡马客歌》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首诗中,李白以幽州为背景,描绘了胡马奔腾的壮丽景象。他以胡马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动荡局势的忧虑和无奈。安禄山秣马厉兵的景象让李白深感无力,他无法改变这一切,只能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这首诗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李白对时局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通过描绘胡马奔腾的场景,李白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衰的思考和对安禄山叛乱的无奈。他以诗歌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幽州胡马客歌》是李白在幽州所创作的众多诗作之一,它不仅展现了李白的才华和诗歌造诣,更是他对时代动荡和国家命运的思考和表达。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成为了李白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
《幽州胡马客歌》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幽州胡马客”来表达对边地民族的赞美和敬佩。这些胡人勇士身怀绝技,力大无穷,能够轻松射落白雁,游猎向楼兰。他们忠诚于主子,慷慨报国,展现出万夫不当之勇。然而,诗人对这些勇士的忠诚也有一些担忧,因为他们的武艺高强,对主子忠诚,可能会对唐朝廷构成威胁。
诗人接着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以“匈奴”犯边的故事来暗示国家可能会发生战乱。他提到了“天骄五单于”,这是指匈奴各部首领在内乱中相互争斗,最终被一个单于所并。这段描写寓意着对国家将面临的战乱和动荡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地民族的骁勇善战和风俗生活,以及对战争残酷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和渴求和平的愿望。诗人对“幽州胡马客”的赞美和担忧,以及对国家可能发生战乱的隐忧,展现了他对时局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
《幽州胡马客歌》赏析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