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都对车上有其职责,唯独作为扶手的横木,却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即使这样,如果去掉横木,那么我看不出那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轼儿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天下的车莫不循辙而行,虽然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这车轮印,是能够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儿啊,我知道你是能让我放心的。
注释:
轮、辐、盖、轸:轮,车轮。辐,辐条,插入轮毂以支撑轮圈的细条。盖,车上的伞盖。轸,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一说为车箱底部四周的横木。
轼: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
辙:车轮碾出的印迹。
与焉:在其中。与,参加,参与。
为:用处。
然:这样。
去:除去。
惧:担心。
外:外表;外在。
饰:装饰
患:祸患。
免:避免。苏辙个性较为平和淡泊,苏洵预料他会超然福祸之外,所以给他取名为“辙,希望他安度一生。
虽然:即使这样
仆:倒下。毙:死。
外饰:在表面上有所掩饰
乎:对;对于。
职:专职,专用。
《名二子说》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洵,字明允,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出生于1009年,是汉族,出生在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苏洵是北宋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与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一起被称为“三苏”,并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散文,尤其擅长政论。他的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被誉为文坛上的佼佼者。
苏洵的代表作品是《嘉祐集》,这部作品流传至今。《嘉祐集》是一部集合了苏洵的多篇散文作品的文集,其中包含了他的政论文章,展现了他的才华和见解。
苏洵在文学界的地位非常高,他的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散文风格深受后人推崇,被誉为北宋散文的代表之一。
苏洵于1066年去世,享年57岁。他的去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作品和影响力仍然流传至今,被后人广泛研究和欣赏。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
惟时守令,有哲有愚。
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
或连数城,亡诵弦声。
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
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
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
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
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
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
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
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
百尔器备,并手偕作。
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且有日,盱江李觏谂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
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
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
俗化之厚,延于灵、献。
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
教道之结人心如此。
今代遭圣神,尔袁得贤君,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
天下治,则谭礼乐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
是睢朝家教学之意。
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此年实至和甲午,夏某月甲子记。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
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
”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
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
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
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
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
是将不胜笑也。
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
”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
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
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
因自谓竹溪主人。
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
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
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
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
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
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
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
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