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路歌》原文赏析

  • lín
  • [
    táng
    dài
    ]
    bái
  • péng
    feī
    zhèn
    zhōng
    tiān
    cuī
  • fēng
    wàn
    shì
    yóu
    sāng
    guà
    zuǒ
    meì
    (
    zuǒ
    meì
    zuò
    shí
    meì
    )
  • hòu
    rén
    zhī
    zhuàn
    zhòng
    wáng
    shuí
    weí
    chū

原文: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左袂 一作: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相关标签:壮志未酬眷恋惋惜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大鹏奋飞啊,振翅八方,但在半空中力量不济,被摧折了。所余之风可以激励千秋万世,但我东游扶桑时,被左袖挂住了。后人得知这个消息后相传,仲尼已经去世了,还有谁能为我之死伤心哭泣呢。

注释:路应为“终”之误。八裔指的是八方荒原之地。中天指的是半空中。摧表示摧折。馀风指的是遗留下来的风,可以激励后世。激表示激荡、激励。万世指的是千秋万世。扶桑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长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代把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指的是到了皇帝身边。挂喻示腐朽势力阻挠。石应当作“左”。左袂即指左袖。得表示知道大鹏在半空中夭折。仲尼句指的是使用了孔子泣麟的典故。传说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异兽。在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现的时机不对,被捕获了,非常难过。 《临路歌》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根据裴斐的《李白年谱简编》和李华的《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所提供的信息。根据裴斐的记载,这首诗是李白在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去世当年创作的。然而,诗题中的“路”字可能有误。根据诗的内容和李华的记述,李白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中提到:“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因此,“临路歌”的“路”字应当与“终”字形近而致误,实际上应该是指“临终歌”。 《临路歌》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大鹏赋》是李白的一篇赋作,初稿写于他的青年时代。这篇赋可能受到庄子《逍遥游》中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以大鹏自比,表达了他远大的抱负,希望能够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尽管后来李白在长安遭遇政治挫折,被迫离开,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大鹏的形象一直激励着他继续奋斗。他在《上李邕》诗中也以大鹏自比,表达了自己的壮志豪情。

在李白的眼中,大鹏是一个浪漫而非凡的英雄形象,他常常将其视为自己精神的化身。有时他甚至觉得自己就像一只正在奋飞的大鹏,或者正准备展翅高飞。然而现在,他感到自己这只大鹏已经飞到了极限,无法再继续飞翔,因此他要为大鹏唱一支悲壮的临终之歌。

诗歌的前两句写道:“大鹏展翅远举啊,振动了四面八方;飞到半空啊,翅膀摧折,无力翱翔。”这两句诗概括了李白的一生。其中,“大鹏飞兮振八裔”可能隐含了李白受诏入京的经历。“中天摧兮”则指他在长安遭遇挫折,相当于飞到半空中受伤。结合诗人的实际遭遇,这两句诗既有形象和气魄,又不空洞。它给人的感觉有点像项羽《垓下歌》开头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那种苍凉而又激昂的意味,真正震撼人心。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这句诗意味着大鹏虽然翅膀受伤,但它的遗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这实际上是指李白的理想虽然破灭了,但他相信自己的品格和精神仍然会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游扶桑”暗指到了皇帝的身边。“挂石袂”的“石”可能是“左”字的误写。严忌在《哀时命》中有“左袪(袖)挂于扶桑”的话,李白这句诗在造语上可能受到了严忌的启发。然而,普通人不可能游到扶桑,也不可能让衣袖挂在树上。而大鹏只有左翅,而不是“左袂”。然而在李白的想象中,他将自己比作大鹏,希望能够像大鹏一样展翅高飞。

总的来说,《大鹏赋》是李白表达自己远大抱负和壮志豪情的一篇作品。通过以大鹏自比,他表达了自己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慨。这篇赋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李白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临路歌》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唐代 李白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
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
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
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
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
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
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
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

劳劳亭歌

唐代 李白

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
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清溪半夜闻笛

唐代 李白

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
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