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原文赏析

  • táo
    yuán
    xíng
  • [
    táng
    dài
    ]
    wáng
    weí
  • zhōu
    zhú
    shuǐ
    shān
    chūn
    liǎng
    àn
    táo
    huā
    jiā
    jīn
  • zuò
    kàn
    hóng
    shù
    zhī
    yuǎn
    xíng
    jìn
    qīng
    jiàn
    rén
    (
    jiàn
    zuò
    zhí
    )
  • shān
    kǒu
    qián
    xíng
    shǐ
    weī
    shān
    kaī
    kuàng
    wàng
    xuàn
    píng
  • yáo
    kàn
    chù
    zǎn
    yún
    shù
    jìn
    qiān
    jiā
    sàn
    huā
    zhú
  • qiáo
    chū
    zhuàn
    hàn
    xìng
    míng
    rén
    weì
    gǎi
    qín
  • rén
    gòng
    zhù
    líng
    yuán
    hái
    cóng
    wài
    tián
    yuán
  • yuè
    míng
    sōng
    xià
    fáng
    lóng
    jìng
    chū
    yún
    zhōng
    quǎn
    xuān
  • jīng
    wén
    zhēng
    lái
    jìng
    yǐn
    hái
    jiā
    wèn
  • píng
    míng
    xiàng
    sǎo
    huā
    kaī
    báo
    qiáo
    chéng
    shuǐ
  • chū
    yīn
    rén
    jiān
    zhì
    chéng
    xiān
    suì
    hái
  • xiá
    shuí
    zhī
    yǒu
    rén
    shì
    shì
    zhōng
    yáo
    wàng
    kōng
    yún
    shān
  • líng
    jìng
    nán
    wén
    jiàn
    chén
    xīn
    weì
    jìn
    xiāng
    xiàn
  • chū
    dòng
    lún
    shān
    shuǐ
    jiā
    zhōng
    cháng
    yóu
    yǎn
  • weì
    jīng
    guò
    jiù
    ān
    zhī
    fēng
    jīn
    lái
    biàn
  • dāng
    shí
    zhī
    shān
    shēn
    qīng
    dào
    yún
    lín
  • chūn
    lái
    biàn
    shì
    táo
    huā
    shuǐ
    biàn
    xiān
    yuán
    chù
    xún

原文: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不见 一作:忽值)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乐府写景写狗

译文及注释

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美妙的春景,夹岸桃花映红了古渡口两旁。花树缤纷,忘记了路程远近;行到青溪尽处,忽然隐约似见人烟。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再往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川。远望去丛丛绿树有如云霞绮聚集,进村见户户门前翠竹鲜花掩映。第一次才听说汉以后的朝代,村民穿戴的还是秦代衣装。他们世代聚居在武陵源,在这里共建了世外田园。明月朗照,松下房栊寂静;旭日升起,村中鸡犬声响起。村人惊讶地把外客迎接,争相邀请,询问那世上的消息。清晨的街巷,家家打扫花径;傍晚的溪边,渔樵乘船回村。当初因避乱世逃出尘寰,寻到这桃源仙境便不归还。从此隐居峡谷,再不管外间变化;世人求访异境,不过是空望云山。渔人不怀疑这是难得的仙境,但凡心未尽只把家园挂牵;出洞后他不顾隔山隔水,又决定辞家来此仙源。自认为来过的地方不会迷路,怎知道眼前的峰壑全然改变。当时曾记得山径幽深,沿青溪几回弯曲才到桃林。此日又逢春天,依然遍地桃花水;仙源何处,已杳杳难寻,不辨道路!

注释:
逐水:顺着溪水。
古津:古渡口。
坐:因为。
一说“行尽青溪忽值人”。见人:遇到路人。
隈:山、水弯曲的地方。
旷望:指视野开阔。旋:不久。
攒云树:云树相连。攒,聚集。
散花竹:指到处都有花和竹林。
樵客:原本指打柴人,这里指渔人。
武陵源:指桃花源,相传在今湖南桃源县(晋代属武陵郡)西南。武陵,即今湖南常德。
物外:世外。
房栊:房屋的窗户。
喧:叫声嘈杂。
俗客:指误入桃花源的渔人。
引:领。都邑:指桃源人原来的家乡。
平明:天刚亮。闾巷:街巷。开:指开门。
薄暮:傍晚。
避地:迁居此地以避祸患。去:离开。
灵境:指仙境。
尘心:普通人的感情。乡县:家乡 《桃源行》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味道,也正是在这样的画面中得以展现出来。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桃源的居民和生活方式,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境。他们“衣食足而知荣辱,居无求安息之意”,过着简朴而自由的生活。这里,诗人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展现了桃源人民的高尚品质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使整个桃源的景象更加鲜活、生动。而这种高尚品质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也正是桃源成为人们向往的理想之地的原因。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桃源的自然环境和人民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桃源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他说:“终南山脚,有桃源之水,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里,终南山脚的桃源之水,成为了整个桃源的象征,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则是对桃源美好景色的形象化描绘。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桃源的美景融为一体,使读者在阅读诗歌的同时,也仿佛置身于桃源之中,感受到了桃源的美丽和宁静。



总的来说,王维的《桃源行》通过艺术再创造,将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转化为了一幅幅形象的画面,通过描绘桃源的自然环境和人民的生活方式,展现了桃源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对桃源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世流传,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桃源行》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王维的照片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被称为“诗佛”,被苏轼评价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后任太乐丞。他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之一,现存有他的诗作400余首,其中一些重要的作品包括《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对佛学有深入的研究,受到禅宗的影响很大。他的名字和字“摩诘”来源于佛教经典《维摩诘经》。王维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成就,他的书画也非常有名,被认为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此外,他还精通音乐。他与孟浩然一起被称为“王孟”,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合。

猜您喜欢

武陵桃源送人

唐代 包融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

春夕

唐代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赠诸游旧诗

南北朝 何逊

弱操不能植,薄伎竞无依。
浅智终已矣,令名安可希。
扰扰从役倦,屑屑身事微。
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
一涂今未是,万绪昨如非。
新知虽已乐,旧爱尽暌违。
望乡空引领,极目泪沾衣。
旅客长憔悴,春物自芳菲。
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
无由下征帆,独与暮潮归。

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诗

南北朝 何逊

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
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
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
故乡千余里,兹夕寒无衣。

鞠歌行

唐代 李白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
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
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
听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
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
洗拂青云上,当时贱如泥。
朝歌鼓刀叟,虎变磻溪中。
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
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
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